2011年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30人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主办,研讨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与实践,不断提高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层次和能力,凝聚社会各方对发展期货市场的共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做了题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粮食供求关系变化”的演讲。
以下为马晓河的演讲实录:
马晓河: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上午好!我的主题,一个是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一个是对粮食供求怎么判断。
第一个问题,我认为,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是,经济增长从高位趋缓,不断地向下走。趋缓的情况下,资金供给、企业头寸减少,这可能会影响下一阶段的期货交易。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回落,比去年同比下跌了0.7个点,消费回落明显;信托交易大幅度回落;第三个是出口回落最大, 1-4月份出口与去年同比回落了30.8个百分点,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是高度趋缓了。工业增长也是回落的。这是当前的情况。
今后怎么看?我认为今后一段时间,中国仍然是向下走的,从高位继续向下走,有三个因素
第一,外需会减少。当前尽管说国际经济已经复苏,但是由于美欧国家的高失业率,还有美欧国家消费率下降,储蓄率上升,导致它的外需不足,外需不足对中国的进口需求就会减少。
第二,房地产。从现在看,房地产到4月底全国70个城市有56个城市房价仍然是同比上涨的,增幅有所回落,所以今后对房地产调控仍然会坚持不懈,这样也会对经济带来影响。
第三,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尽管食品价格下跌,但是非食品价格上升了。这种情况下,货币不会说原来紧缩,现在就退回去,不可能,仍会坚持通货膨胀控制为目标,货币政策有所紧缩。比如说前两天准备金率提高,第11次提高,那么不排除价格CPI在5%以上的情况下继续调控,也就是说准备金率会进一步上升。这种情况下,今年5月份,我们央票到期的票据很多,所以国家为了控制流动性,可能会收回,出现资金短缺。所以短期内不可能出现大量上升,这样在资金面上可能会对期货造成影响。这是第一方面对宏观经济的把握。
二、粮食供给的看法。
我最近去了河北和山东,都看了一些县。我发现今年小麦增产已经成为定局。我访问了几个农户,说今年小麦长势明显比去年好,如果今后一段时间里再下上几场小雨,粮食增产是没有问题的。一个河北的农户,种了20亩地,这个农户说,今年比去年明显要好,一亩地产1千斤,还是很不错的,去年是减产的,今年是增产的。
因此,我判断,今年的粮食供求关系,我认为供给和需求相比,中国供给不会出现问题,从播种面积、从生产、从储备、从消费,总量仍然是比较富裕的,供求不紧张。所以,粮食在中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总量不会出现问题,要出现问题只是结构性的,结构性的问题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粮食安全,这是我的结论。
但是,当前在粮食供给上有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对下一步粮食生产会带来影响。
第一,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粮食生产成本在上升,这是我们所要关注的。我调查的这几个县,普遍认为复合肥现在每天涨3毛多钱,去过的山东、河北都是如此,还有像玉米种子,去年一公斤8块钱,现在是10块钱;浇水每亩地每次涨价,农药涨价,劳工涨价,影响到农民的收益。中国的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慢于国际价格上涨速度,但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得非常快,所以这种情况下,如果说农民的收益继续下跌,你的补贴赶不上成本上升,同时价格上升低于成本上升,下一步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会受到影响,这个是我们所要关注的。我们过去从03年以来,中国连续七连增,出现了粮食收益率下降,但是粮食丰收是我们宏观调控政策的功劳;但是下一步如果说宏观政策不足以支持农民在粮食上播种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有可能农业粮食生产新的周期拐点会到来。
第二,影响到中国粮食增长的另一个因素,是全国各地目前正在搞增减挂钩,各个地方都在搞征地、搞开发,供给粮食的耕地空间受到威胁。全国各地都在搞这个,国务院最近刚发出限令说要调查,如果增减挂钩继续下去,对中国长期的粮食供给会造成影响,这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
第三,随着劳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的机会成本在上升。农民现在打一天工,一般是80块钱,有些技术的100块钱,这种情况下,如果说粮食收益长期比它低,农民有可能会放弃种粮。以种棉花为例,原来一斤籽棉是6毛钱,去年涨到1块2,今年还要涨,这种价格上涨显示,农产品价格涨得快,机会成本涨得更快,导致农民经营越来越困难。
第四,我们比较担忧的是当前中国正处于向高收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去年人均GDP是接近4500美元,按照世行的标准,我们是刚刚跨入到了上中等国家的水平,下一步向高收国家迈进。在迈进的过程中,我们的农业现代化能否支撑中国向高收迈进?现在令我担忧的是当前粮食生产包括农业出现一个最大的问题,农业的稀缺要素向外加快走,但是现代要素向农业内部流入不足,导致农业现代化滞后。农业现代化做的是农车,工业现代化做的是高铁,两个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支撑中国向高速国家迈进,不支撑13亿人口的食品粮食安全,这是大家需要关注的。
现在有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农民没有能力搞现代农业投入,地方政府的财权小于事权,地方政府不愿意向农业投入,中央政府的农业投入又满足不了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这种情况下谁来保障中国的农业食品安全?谁来保障?土地光占,水现在短缺,农村有资本的、有智力的、有知识的全都跑了,这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农业不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农业不现代化你这个国家要想迈向发达国家是不可能的,是一个梦想。所以,我觉得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是中国下一步关键所在。谢谢!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粮食供求关系变化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