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投资者都有参与打新股的经历,如果运气好,中签之后还能赚上一笔。如果运气差的话,那只能是亏本的“买卖”。在“新股不败”神话频频上演的时代,市场资金对于打新的趋之若鹜曾经非常吸引眼球。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如今的新股再也不是什么“香饽饽”了。
新股发行制度历经近年来的改革,新股“三高”发行已成普遍现象。发行价格的拔高,意味着新股风险的增大,同样意味着二级市场投资者持股风险的放大,继而放大了整个市场的风险。因此,从“新股不败”到如今的“新股常败”,市场行情不振是一大因素,过高的发行价格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今年是去年上市次新股业绩变脸的“曝光年”,也是新股的“破发年”。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今年已上市新股123只,但其中竟然有79只新股出现破发,占比高达64.27%,而挂牌首日即产生破发的则有多达49只之多。新股出现大面积破发的结果是,现在的中签更像是“中彩”,无论是中小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均无一例外。
庞大集团堪称是新股中的“明星股”,其开盘的破发幅度达到20%,刷新了A股上市首日的开盘破发纪录,其中签者直接“享受”了两个跌停板的待遇。收盘报跌23.16%,亦创造了新股首日破发纪录。而公告显示,庞大集团首发网上中签率达到了惊人的21.57%,网下配售比例更是高达57.97%。日前,深市中小板新股好想你和沪市主板新股东材科技分别公布了中签率,其网上中签率分别高达8.929%和8.334%,两新股累计冻结资金为287亿元。。
与原先单只新股动辄超过万亿的冻结资金相比,对于新股投资者真的会“好想你”吗?数据已经说明了一切。而越来越高的中签率以及越来越少的冻结资金,也表明市场对于打新已不再像原来那样“感冒”,更何况新股的破发率还如此之高。
打新越来越冷,首先说明投资者越来越成熟与理性。当新股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越来越高时,新股的收益则越来越低,有时甚至是负收益。资本市场是一个逐利场所,资本的本性就是为逐利而来。当利益变得不确定并且还需承担更大的风险时,回避与观望是最好的选择。中签率的提升,说明参与者更少,同样说明投资者更加理性。
其次,说明新股的“三高”发行越来越没有市场。某种意义上,冻结资金的多少,是新股受市场追捧程度的一面“镜子”。从单只新股的过万亿到目前两只新股不超过300亿,数字悬殊的背后,更说明了市场对于新股的态度。
其三,应早日启动新股发行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只保护了发行人与保荐机构的利益,却将中小投资者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利益放在了一边。这不仅不合理,同样难言公平,亦有违证券市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三公”原则。改革后的新股发行制度,应该兼顾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而这则考验着监管部门的智慧。
打新越来越冷的冷思考
评论
编辑推荐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