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地图的启示


一张地图的启示

 

2009年10月2日,第三十一届奥运会申办城市正在激烈地角逐。在进行最后陈述的关键时刻,里约热内卢申奥主席努兹曼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们展示了一张特殊的“地图”。

在这张“地图”上,欧洲版图标有三十个圆点,亚洲版图标有五个圆点,大洋洲有两个圆点,北美洲有十二个圆点——包括美国的八个圆点。南美洲呢?没有。对于这些圆点,努兹曼这样解释:“这些圆点象征着举办过奥运会的地点,如果这次里约热内卢获胜,就意味着奥运大家庭又将消灭一个盲区,南美洲也将因举办奥运会变得更加完美,请给这个新大洲打开一扇门吧!我们已经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为了充分的准备。”

这张地图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在贴近奥运会求新求变理念的同时,也直指了另外三座城市的要害:芝加哥、东京和马德里都曾举办过奥运会,有的还举办过多次,无形中,评委们投票的手开始向里约热内卢倾斜。

竞争优势的形成,往往源自对手的薄弱环节。一张地图,成了给一亿九千万巴西人乃至整个南美洲人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这个案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市场上,我们在与对手的长期交锋、竞争中,是不是总是用同样的思维、同样的方式、同样的套路,以己短攻其长?是不是静下心来分析对手、研究对手,将短板变成长坂,出奇制胜?是不是发现和寻找到了市场的客观规律和主体价值所在,不为竞争对手所困、不为强势吓倒,创新突围、另辟蹊径,变中求胜?

通向成功的路径就是一副制胜的“地图”,需要我们点滴积累、潜心勾画、精心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