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对冲基金


  有人说,中国的创业投资已经很发达了。几乎是全民PE。我说,你错了。现在中国的创投还是初级阶段。什么是初级,初级就是不发达。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来制定我们的投资规划,而不能违背价值规律。我们做创投,不能脱离国情。一定要认清中国的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认清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的经济建设之所以出现失误,根本原因就是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投现在要做的,主要还不是往创业板,中小板送多少家企业,而是协助中小企业科学发展。这是很有意义的事业。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需要的事业。有人说,既然搞创投,还要什么社会主义!我说,中国创投不能按照西方发达国家那种资本主义的商业模式。必须在创投的前面加上社会主义这四个字。如果不加上这几个字,很容易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现在我们要顶住这股逆流,旗帜要鲜明。总之,不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投是没有前途的。

  最近有幸学习了摩根合伙人以及共同创始人沃克关于创业投资的论述。他是哈佛学院商学院的MBA。他认为,创业投资中的财务纪律、权责匹配,以及增长策略可以适用于很多领域,包括非盈利领域。摩根大通董事会对他的见解充分认同,并且还得到了索罗斯的支持。实际上,这些年我和我的战友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将创业投资中的经验应用于更为广泛的层面,因为管理技术,商业技术完全可以通用的。我们在探索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就是想弄清楚几个问题。如何组织我们的人员?如何建立好的合伙关系?如何管理好董事会?我们的愿景是什么?市场机会在哪里?如何做才是有效率的?我们合适的工作是什么?西方的管理现在出现了一个严重倾向。就是过于看重流程和组织。其实,我们搞清楚我们的目标是投资成功的手段。而不是流程和组织。所以,只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把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们一直试图将竞争者变为合作者。在这次《绿色产业投资——对话中西部》活动中,我们赢得了外资,国资、民资、券商、财务顾问公司的充分信赖。他们愿意将好的机会与我们分享。愿意与我们沟通业务技巧。我开始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和他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们愿意和我们合作?在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决定和谁合作,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如何运营以及我们究竟可以相信谁。客观的讲,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动用了官方的力量。但,绝不是市面上流行的“官商结合”的庸俗做法。政府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只是帮我们引荐和召集地方中小企业。使我们能够零距离的接触到企业领导人。但是,文化仍是需要协调的。学院派认为创投狭隘的迷恋净利润,而管理界人士认为研究人员属于天真幼稚派。因此,创产投融研要想融合在一起,需要着眼于几个文化潜在的互补性,融合学术思想、资本运营、管理技能等几个方面。这才能将基础性科学研究转化为实在的商业成果。

  有人认为:创业投资基金和对冲基金或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上次去宝鸡,一名科技局的工作人员就问我到这个问题,你们是不是炒股的那种基金,我说不是。他们那些基金整天的时间都全神贯注电脑屏幕,随时观测股票的涨跌。而我们几乎大部分时间是在各地寻找可以投资的中小企业。但也有类似的地方,比如他们也会招聘青年才俊和寻找资金的提供者。但中小企业,是需要创投帮助其重新设计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加强公司的经营能力的。而不是对冲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