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日本旅游,但仍十分关注国内楼市的变化,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情况。今天有两则信息引起我的关注,一则是新华网登载的新京报的报道《北京期房均价跌破2万/平米,库存升高降价压力增》,摘要如下:
截至5月31日,北京住宅总库存达到10.13万套,环比4月新增3000多套,同比去年5月新增1万多套。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及北京中原地产提供显示,截至5月31日,5月商品房期房住宅签约套数为6139套,环比4月下跌了1.3%;签约均价为19710元/平米,环比4月20480元/平米下跌3.8%,再次跌到2万元以下。往昔“红五月”的热闹场面未再现。
数据显示,5月共有7个项目签约量超过100套,其中共有4个项目签约均价不足2万元。其中,限价商品房长阳国际城位列签约榜首位,签约647套,签约均价12495元/平米。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北京期房量价齐跌,是由成交结构造成的,中低价楼盘集中成交拉低成交均价,特别是中铁长阳国际城,虽然4月开盘,但有近650套房延迟到5月成交,拉低5月成交均价。
另一则是搜房网报道的《5月广州楼市量大涨价在跌,均价今年首次跌破1.1万/平方米》,摘要如下:
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最新统计,2011年5月广州十区二县市一手住宅共成交7430套,环比4月大涨29%,同比2010年5月飙涨77%;成交面积为877846平方米,环比涨39%,同比涨90%;全市成交均价为10770元/平方米,环比跌5%,不过同比依然涨2%。5月全市套均成交面积为118.15平方米。
5月作为仅次于“金九银 十”的一个旺季,对于开发商上半年业绩有着重要影响,5月因此也是一个推新货的高潮段。据搜房数据监控中心统计,在4月底统计时预计5月共有56个项目开盘,而在6月1日的最新统计,5月实际推新货楼盘数高达42个,其中全新盘12个。在新货的助推下,5月的成交也随着活跃起来。5月全市成交量达到7430套,环比大涨29%,已经连续环比上涨4个月,不过依然未达到了1月份8410套的高度。此外,2011年5月的成交量同比去年同期更是飙涨77%。
5月广州全市成交均价为10770元/平,环比跌5%,是2011年以来首次跌破1.1万/平的关口,也是继2010年8月后,近9个月再次低于1.1万/平。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分析师表示,5月均价继续下跌,首先是受成交的结构性影响,目前成交的主力依然在郊区。据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的统计,在5月份推出新货的42个项目中,市中心6区仅有10个,其他6区占据了32个项目,而全新盘方面,市中心6区仅2个,其他6区有10个。郊区推货量大,同时相比市中心6区,整体均价相对较低,成交量占比的进一步上升,拉低了全市的均价。
点评:北京、广州两地同时报道房价下跌的信息,这对人们楼市的预期会有一定的影响。尽管这两则报道都认为房价下降主要是结构性变化造成的。北京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但广州的情况则恐怕已经不能再用结构性变化来解释了。
因为,5月的成交虽然是郊区盘占比较大,但5月以来在碧桂园凤凰城的带领下,郊区楼盘已经陆续进入实质性降价的阶段,网易不久前的调查显示已经有47%的楼盘开始降价促销,因此才会出现成交大幅回升的现象。
201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