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企业责任(之一)


食品安全与企业责任(之一)
——在食品安全与绿色循环产业链建设高层论坛上演讲(一)
(王在安 2011-05-15)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会议主办者分配给我演讲题目是《食品安全创建的企业责任》。就这个题目,我想从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谈点看法。
我认为,进入2011年后,对于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最大的民生问题莫过于食品安全问题了。
首先,这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天都要面临的问题,是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
其次,这是因为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积累到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了。从饮用水到许多的饮料、酒水和牛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卫生和安全问题;从粮食中的面粉、大豆到大米、再到各种工业化生产出来的主食和糕点,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害人体健康的添加剂和农药残留问题;最严重的是蔬菜和各种肉类,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兽药、激素和各种有害人身安全的添加剂,已经使许多中国老百姓产生了一种防不胜防、无处躲藏的危机感了!
不仅老百姓感到防不胜防,无处躲藏,就连一些重要的国家党政机关及其官员,也奋起自保了。比如,据《南方周末》报道: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王家场的“北京海关蔬菜基地暨乡村俱乐部”,占地两百余亩,两米多高的围墙和铁栅栏环绕四周,五名保安把守……简称“海关大棚”,是一个专供北京海关官员的蔬菜基地。知情人士透露,基地已与北京海关合作十多年,这里出产的瓜菜只供给北京海关公务员。“海关大棚”只是众多政府特供食品基地中的一例。
国家机关创办类似“海关大棚”这样的特供食品基地,从政治学角度来说,无疑是一种特权腐败现象;而从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来说,又是一种在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环境中的自保现象。
我们今天这个论坛会议,就是在这么一种背景下召开的。
我们今天这个论坛会议召开的直接诱因,就是在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央视播放了用“瘦肉精”饲养出“健美猪”这一事件。在这一事件中,中国食品工业中最重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的双汇集团的一家子公司,济源双汇也深陷其中。这件事情,犹如一场社会大地震,由此引发了各类媒体、各级各地政府、全国亿万老百姓的强烈反应和反响,虽然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余波至今未息。
我从权威媒体上看到,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刘畅先生,称自己是央视3.15播放瘦肉精事件的始作俑者。
站在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和立场上,我感谢刘畅先生办了一件有利于中国老百姓的大好事!
站在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和立场上,我想以刘畅先生关于瘦肉精事件的两篇核心报导文章为案例,就中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中,食品企业的责任履行问题,谈三点意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