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并不重要 关键是让老百姓多了一个选择


   

概念并不重要 关键是让老百姓多了一个选择

                       再谈“合资自主品牌”

                       

    随着广本理念S1在上海车展前夕的正式上市,上海车展期间被叫的最响的恐怕是“合资自主”这一概念了。

    

    “合资自主”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除了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两种发展模式之外的第三种发展模式。这类企业以及产品的特点是,由合资企业生产,利用成熟的平台打造的而悬挂“自主”新标的车型。广本理念只是个开始。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我们看到,东风日产为启辰概念车亮相,上海通用五菱的宝骏630也已是箭在弦上,并将于6月正式开卖。同时,东风本田,一汽丰田,北京现代以及一汽大众也都有推出“合资自主”的计划。

    合资企业方面,他们希望有低端的产品辐射到更宽广的市场,所以不遗余力的上自主。而国家政策方面,新的合资企业和公司落户必须得有自主品牌或是新能源车型。那么这样看来,似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模式之下注定了在这个时代合资的自主品牌车型必须得飞一会。

    

    笔者以为“合资的自主”只是个概念而已,这不是最为重要的,重要的是给咱们消费者、给中国的汽车工业带来了什么?

    

    首先,就消费者需求来看,合资自主品牌的性价比对于消费者是有利的。这类合资的自主车型一般都基于外方车型老的平台,开发周期上可以缩短,成本上得以降低,并且悬挂新标识不需要品牌转让费,所以售价上颇具杀伤力。理念的S1即打出了6-9万的售价,起到了补充现有广本产品线的作用。其瞄准的是目前竞争激烈的二三线城市市场,相信未来诸多的合资自主车型都将扎堆这一细分市场。无疑自主品牌未来的情势将更为严峻,一分为二的来看的话,较激烈的竞争也会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加速自主品牌的思变和蜕化。

    

    另一方面,合资自主品牌要在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地位,获得认可,必须要加强本身的社会责任感。上海车展期间一份《2011上海车展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在该报告中,近九成的受访者表示对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关注或非常关注,而在产品质量、环境保护、慈善与公益事业等企业社会责任中,公众对产品质量关注最高,达到了92.79%,紧随其后的是环保和诚信经营,分别为74.26%和 71.97% ,而对企业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关注度只占不到三成。

    

    这个结论说明消费者群体目前已日趋成熟,认识到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不只是公益部分,这只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就拿三鹿来说,公益事业它做没做?没少做。但是恰恰它最该做的本分,产品质量和诚信经营他没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那么我们能说它尽到了应尽的社会责任么?因而从这份报告我们也能看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才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根基。只有对消费者负责,才是对社会负责。其次才是公益事业。汽车企业也是如此,只有狠抓产品质量和服务,避免锦湖轮胎这类事件的发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才有助于提高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才会让消费者放心买单。

    

    二三线城市的消费人群对车辆的需求趋向于大空间、高品质、高安全感,可以说他们对汽车品质和服务的要求更为关注。这就需要合资自主品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才能赢得那里的人们的口碑和信赖,为品牌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最先入市的合资自主品牌的先行者理念S1在这方面做的比较让人满意。理念S1一直在积极打造的技术同步、品质同源、服务同网的“三同”优势,采用本田成熟的经济型车平台,搭载1.3L和1.5L两款发动机,其配件生产和供应商选择按广汽本田的品质标准进行认证,而在销售渠道与服务方面,理念品牌与广汽本田现有产品进行同网销售,在经销商店内划分一定的区域,并配备专门的人员来接待理念品牌的用户。这让理念S1虽为一个全新的自主品牌,却拥有合资车的品质,享受与合资车同等的良好服务。

    

    从长远来看,通过打造“合资的自主”品牌,还可以培养一批本土化的研发人才,为中国纯自主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对于消费者而言,“合资的自主”越来越多也给了他们越来越多的选择“实惠好车”的机会,毕竟就技术,品质以及服务上来说“纯自主”品牌还有太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