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六沈潇同:销售费用居高不下有数据支撑


  酷6网周二公布了2011年第一季度的财报,Q1总营收为660万美元,运营费用为910万美元,其中销售及市场费用占530万美元,占营收比重为80%。面对高额的销售费用,酷6于5月18日宣布重组销售部门,裁员150名销售人员,并引发被裁员工与酷6的冲突。针对Q1财报,酷6网CFO沈潇同接受了i美股等媒体的采访。

  沈潇同表示,“第一季度酷6总收入同比增长178.5%,带宽和内容购买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都不到30%,但销售和市场费用占到了81%。另外,酷6 的市场支出很少,500多万的市场和销售费用大部分都是销售费用,也就是销售人员的工资、提成。所以公司说销售费用居高不下是有数据支撑的。而目前唯一一家在美上市的视频网站优酷,版权和带宽占营收的比重都大于市场费用占营收的比重。”

  以下是访谈摘要:

  一,销售部门重组后,将采取品牌广告、广告代理、及流量广告并行的模式

  i美股:将销售团队由190人消减到40人,请问40人的销售团队将如何运营?主要将采取哪种广告形式?

  沈潇同:未来将会有几种并行的方式:原来有直接的客户的销售人员,将继续原来的客户关系;原来是通过代理公司的,将来会继续通过代理公司,但是经过代理公司的销售人员的提成可能会比较小或者没有提成。另外就是新增加流量广告模式,虽然广告单价比较低,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成本。

  此外,我们留下的人,人数虽不多,但留下的都是销售团队的精英。

  i美股:分析人士认为,酷6目前品牌影响力不算太大,销售靠代理或者走流量型广告,难度会更大。您怎样看待?

  沈潇同:这个因素我们也做过考虑,所以也不是100%放弃品牌广告,而是采取各种广告形式并行,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规定每种形式占多少比重,也有可能,最终采取最多的广告形式还是品牌广告。

  i美股:酷6公告中表示,公司希望将销售提成由16%-17%,降到7%。请问视频网站目前行业内的平均个人销售提成是多少?未来这个40人小规模的销售团队的个人提成会是多少?

  沈潇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很难讲,因为每家的规模不一样,我们从非官方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是,在头三家规模比较大的公司,我们要比优酷和土豆高2%。

  同时要说明的是,无论是16%还是6%的提成并不是针对每个销售人员,而是整个销售团队拿到的提成。

  具体未来的提成比例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提问:为什么现在才意识到销售成本过高?

  沈潇同:在过去的几个季度,销售费用和销售收入基本是等同的。过去没有采取措施是因为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销售收入低的时候,提成占比较高基本上是相对合理的。当我们对行业和市场情况,以及对竞争者了解越来越多后,我们逐渐发现公司有一定结构上的不合理,百分比过高,通过代理的广告也是同样的提成比例,这也是结构不合理的体现。

  当我们想要改变时,也需要考虑必须在销售收入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采取措施。要是在销售收入比较低的时候改变,小规模的团队可能就不足以支持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管理层才在这时候做出这样一个举措。

  二,管理层中有多少是创始团队并不重要,不同发展阶段公司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模式不相同

  i美股:酷6近期向盛大增发,酷6原有股东的股份被严重稀释,目前盛大在酷6的股份已增持到 55.9%。有分析人士认为盛大从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酷6,到酷6上市,再到近期注资,酷6基本上成为盛大主导的一步棋,酷6本身的话语权逐渐消失。您怎么看待?

  沈潇同:我认为每一个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都应该走专业管理道路,董事会主持大方向,管理层实施,应该是每一个公司都采取的管理模式,至于管理层中有多少是创始团队,实际并不重要。公司发展到不同阶段,原来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模式不一定适用,这个跟是不是创始团队的想法和做法是没有关系的。我们作为职业经理人在加入酷6时也提过一些建议,事实证明,这些建议当中有合适的,也有不合适的。这对创始人也是一样的,他们已经从创业者成长成为专业管理人员,他哪年加入酷6,是不是最早的那批人并不重要。

  i美股:从此次裁员风波来看,酷6网整个团队和盛大集团的文化融合是否有缺陷?将来将如何改善?

  沈潇同:我不是很方便评价盛大的文化,但是我个人觉得企业文化应该是为了企业发展做贡献的。一个企业在不同阶段需要相对差异化的文化,创业时期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多做冒险,可能在某些时候投入时不太需要考虑短期回报。但当你做到上市规模时,就需要开始考虑,是不是理性,回报是否最大化,并且尽量为股东创造价值。在这种前提下,原有的文化也有可能是需要改进的。所以这不是原有文化和另一个文化的冲突,而是公司到这个时候需要向所有的股东负责。

  三,未来将控制版权购买、管理费用、以及带宽成本,内容上以资讯类和娱乐类为主

  i美股: 请问接下来,除裁员外,酷6还将通过什么途径减少亏损?怎样有效控制成本,并提高营收增速?

  沈潇同:比如把直接购买影视版权,改为与版权公司进行分成,我们和版权方的合作是采取分成模式,这样可以杜绝一个片子很贵,但是不能带来很多收入的情况,从而以同样的支出获取更多的内容。

  另外,除了销售人员的减少,管理上的费用也会相应的缩减。

  带宽上,在同样保持流量、和流畅度的前提下,减少带宽支出。其他不明显的节省带宽的方式还有,我们提供越来越多的自制节目,娱乐性资讯类的节目,这些相对较短的视频,峰值和带宽需要量,比专门做影视剧的网站要低。

  提问:董事会对酷6接下来的战略安排是什么?

  沈潇同:酷6现在的方针是,以提高用户体验为重要目标,大片影视剧都会有,但不是主要方向,我们希望能够突出新闻类型的资讯,自制娱乐节目和其他综合节目,以及移动平台的分享应用“围观”。这个类型的产品我们是业内第一个推出的,我们希望它能够起到类似于微博的作用,微博使用户随时想到看到的东西随时就能写,围观使用户随时看到什么就可以拍摄并上传。但目前收入模式还不清晰,可以是和运营商分流量,也可能是某个大厂商赞助。

  四,酷6第一季度来自于影视剧方面的广告已经接近50%,并将低于50%

  提问:目前大多数人观看节目的类型是影视剧,以资讯为主是否会影响收入?

  沈潇同:酷6第一季度来自于影视剧方面的广告已经接近50%,并将来会低于50%。我们其他类型的产品将要承载超过一半以上的广告。

  提问:做资讯类节目,是否需要很多的信息采集人员?

  沈潇同:我们有数十个全职资讯内容采编人员,在全国有几百个兼职人员,而且只有采集使用他们的短视频时才会付费,所以这个成本不是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