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萨博度日如年,瑞典跑车商Spyker横刀夺爱,硬充大头买下来,结果是”公主”仍旧病怏怏越来越难伺候,这时才想到湿手甩面粉,当初若由科尼塞克与北汽联合体收购,也许情况会好些。萨博今天第一季度净亏了7200欧元,4月份被迫一度停产,因无钱支付供应商货款,供应商变脸不发货了。于是Spyker几乎成为”杨白劳”了,萨博也快变成”喜儿”了,”喜儿”在”杨白劳”手里是留不住了。于是Spyker悄悄开始接触几家中国潜在买家:河北保定的长城汽车、浙江金华的青年汽车和江苏盐城的悦达集团等,4月底被Bloomberg等国际产经媒体一炒倒成为了新闻。
周日上午一组瑞典的电视台人马找我采了半小时。我观点为:(1)找长城谈还算靠谱点,找其他两家瞎掰。(2)真正想拿的还是北汽,但也得捕捉到最佳时机出最低价拿下,(3)谁早出手谁成冤大头, 属于哄抬物价行为,要学通用兼并大宇的高明手法,把猎物把玩到濒死再一口吞下。(4)用中外合资的模式对民企没戏,但民企全资控股或绝对控股拿下萨博后,在原厂扩了车间来造国产萨博还可行的,总之“悄悄进庄,打枪的不要”,动静不要整得过大,树大招风。吉利玩动沃尔沃不等于别的民企也可如法炮制。
萨博的商业“残值”对中国车企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欧洲的“过房爷”养不活萨博不等于中国的“继母”抱养后不能养大,关键是中国市场的“奶水”足,分一口给萨博吃就能挺过。现在萨博的技术“底子”要比前几年的英国罗孚强多了。至少萨博傲人之处曾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鼻祖,安全技术的底气还在,一贯已操控性见长的传统没丢,北欧简约设计风格和个性内敛的品牌精神,传统的萨博品牌定位接近高档车;这些都是留下的宝贵“价值”。从今年一月北美车展上萨博挣扎几年人能推出新一代9-3和首款SUV,“困兽犹斗”的劲头值得敬佩,萨博若能“投诚”到红旗下善战的队伍中,应能起死回生,重现生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