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出投资决策时,如何在企业的增长性、投资价格和预期投资回报之间做出平衡
资本增长模型 精准测算投资时市盈率临界值
在投资过程中,很多PE机构会面临被投企业要求投资估值过高的问题,许多投资者在获得对赌承诺后,选择了投资。
资本增长模型,可以帮助投资机构在作出投资决策的时候能够在企业的增长性、投资价格和预期投资回报之间做出平衡,从而对项目做出综合判断。
资本增长模型如下:
V0 ∕(1 + G – rf)n ≤ Vn ∕ (1+N)
其中:
V0= 投资时完全稀释市盈率(Fully-diluted PE)
G=利润年复合增长率(CAGR)
rf=同期无风险收益率
n=投资到退出的年数
Vn=退出市盈率
N=投资回报倍数
此模型有助于分析在满足预期投资收益目标的情况下,投资市盈率与利润年复合增长率的关系:
临界值V0=Vn/(1+N)*(1+G-rf)n
对于我们认定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G的企业,其投资市盈率不能够超过该临界值V0,否则无法满足预期投资收益。
临界值G = {(1 +N) * V0 / Vn }1/n + rf – 1
当投资市盈率为V0,必须满足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不少于该临界值G,否则无法满足预期投资收益。
资本增长模型的核心就是通过确定企业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和退出时的市盈率水平,从而推算出投资时的市盈率的临界值。通过资本增长模型,能够更可靠的确定投资时的估值,并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对赌条款。从而贯彻投资于成长型企业的投资理念。
【案例】 2009年,一家医疗行业的公司正在进行最后一轮融资备战IPO。这家公司商业模式独特、成长潜力大、行业地位突出,值得投资进入。但在随后的谈判中,该公司开出的估值很高,某投资公司投委意见不统一,项目进展曾陷入停滞局面。
后来,这家投资机构采用资本增长模型对项目进行分析,判断企业未来成长性,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尽职调查,与行业专家、机构沟通了解,最终做出了保守、基本和乐观三套公司未来三年预测损益表,算出市盈率的估值底线,并最终得到投委会的认同。基于此估值底线,那家投资机构与公司进行谈判,并完成了投资。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利润增长高于基本预期水平,并且上市工作也在按计划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