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对顶层设计的启示


  军机处是在社会矛盾加剧,统治者要加强统治的背景下出生。清初经顺、康二代的治理,特别是经过康熙帝半个多世纪的精心经营,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分化却日趋剧烈。在康熙中期出现了「田亩多归缙绅豪富之家……小民有恒产者十至三四耳。」至末年「一邑之中,有田者什一,无田者什九」。各地农民的反抗活动时有发生。雍正年间,「土田尽富户所收,富者日富,贫者日贫」社会更动荡。为了统治稳固,雍正需要一个有效率的统治工具,于是军机处应运而生。

  军机处相当于国家元首的办公厅。自诞生之日起就摆脱了正式官僚体系的壅滞、繁琐的毛病,非常适合皇帝加强君权的意愿。军机处的行政效率非常高,几乎是当日事,当日毕。他们以“廷寄”方式行事。即军机处拟旨后,交皇帝御览,再直接下达受令者,无须经六部辗转传达。另外,军机处规模细小,可随时便宜行事(灵活性大),行政效率因而提高。但它办公的地方却格外简单。就12间不起眼的平房。内部面积不足200平方米。就像一条冬眠的蛇,蜇伏在乾清门一侧的宫墙下。屋内除了那张大炕,青砖的地面上几乎空无一物,只有东墙下,摆着两把明式椅,墙上挂着一只“喜报红旌”的木匾。不知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这些曾经拥有豪华衙署的地方大员,在擢升为军机大臣后,是否对自己的“办公环境”感到满意?那一排通铺上面摆着炕桌,在寒冷的冬夜,军机大臣们,就倚着那张炕桌,怀抱着铜质錾花暖手炉,处理军机政务。这些官员都是亲臣、重臣,办事干练,是皇帝信得过的。他们一般能文能武,出将入相,既熟悉部院事务,又能指挥军事。他们也常常以钦差身份到各地督察政务,处理各种重要事件并回奏皇帝。

  军机处曾是中国官场金字塔的顶端。虽然清中央的执行机关是六部。但军机处的设置可以使皇帝命令越过六部,直接下令到地方大员或前线。这种类似于扁平化的“顶层规制”设计在清代曾经发挥到巨大的作用。所以这是一个众人仰望的权力机构。它的一端,通过一系列奏折,与全国各地的官僚网相连,另一端,又与皇帝相连,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机关。只有把它握在手里,皇帝才能驱动那台庞大而沉重的权力机器,否则,那些层层叠叠的衙门,就变得遥不可及。军机处处于双重体系的交合点上。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军机处和内阁在权力分配上并不对立,它的出现并不影响内阁作为中央政府处理日常政务的职能,内阁仍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大量繁复冗杂的行政事务。那些权倾朝野的军机大臣们,一方面,作为朝廷要员,他们在那间破房子里写下的每一个字都牵扯着国家的命脉;另一方面,在至高无上的帝王面前,他们只能作唯唯诺诺的磕头虫,军机大臣们,仿佛被皇帝呼来唤去的伙计,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他们头戴顶戴花翎,器宇轩昂地出没于宫廷之间,又动作整齐地在皇帝的面前下跪。

  当然,在军机处办事的人们也是享有“至尊”特权的一个阶层。由于军机处在清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特殊的工作性质,军机大臣与章京又多系宠信重臣,统治者给他们的待遇奖励也不同于一般官吏。第一,军机处的官员升迁较快,第二,经常受到赏赐,包括了衣、食、住、行。乾隆37年,给予军机处章京和内廷行走人员,一律穿用貂挂的殊荣,在此以前,是没有的。很多人受赏戴花翎。嘉庆21年,赏托律、卢阴薄、穿绿牙缝靴,以后军机大臣都准穿这种绿牙缝靴。军机处官员经常参加隆重的筵宴。准许年老军机大臣在紫禁城内骑马,后来,甚至不论其年岁。道光年间曹振镛在军机处,历事三朝,还被加恩准许在紫禁城内乘坐车轿。所有这些,其它官员是比较难以得到的。军机处这一临时机构,1911年(宣统三年)成立责任内阁后撤销。在清朝覆灭后,这一传统,又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的名义得以继承和发扬。他们虽然寻求像军机处一样的权力,却再无军机处当年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