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时间向前倒推几个月,在全国的各大人才招聘市场上,“零薪酬”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能进一个理想的单位,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不少大学生打出“零薪酬”的短期要求,以吸引用人单位,达到就业的目的。但是在进入2011年以来,用人市场却来了一个大转变,不仅“零薪酬”不见了,而且很多岗位都虚位以待,招聘的工资待遇还普遍上涨了20%左右,这对求职若渴的大学生们来说,无异于看到了的曙光。
但这样的曙光会不会一直延续下去,“高薪牌”会打多久?我们的大学生应该怎样面对这种现象,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
据 2011年3月11日的《燕赵都市报》报道:正月已经过去,可是,从年后就一直持续的“用工荒”却没有太大改善。在河北省会各大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的需求一直比较旺盛,而与之相对,求职者的热情却并不高。
在浙江,一个685人的企业现在只招到了300多人,连正常的生产都维持不了,摆在领导们面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招工!招工!
事实上,“用工荒”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词,早在几年前,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就出现过,之后“年年岁岁花相似”,总能听到“用工荒”的呼声,总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在为此犯愁。不过,今年的“用工荒”已不是一时一地之“荒”,从企业之间到地区之间,从珠三角、长三角到中西部,几乎成了一道全国性的难题。
造成用工荒的主要原因无非有这么几个。一是大批返乡的农民工还没有返城,或者因为家庭生活的种种原因无法返城了。二是没有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级技术岗位的人才,即便能招到工人,也解决不了企业的当务之需。三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工作条件差,或者人文关怀不够,造成大批工人流失。四是现在的农村与以往也有了较大的不同,大批的农民有了用武之地,不愿意再到城市里找饭碗了。五是劳动型企业密集,造成各单位争抢人才。当然还会有其它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都促使企业亮起了“高薪牌”,以便吸引更多适合自己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这样就给我们的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宽广的择业天地,这是一个高速发展中国家人才市场的必然结果。
二
其实“高薪牌”并不一定就会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找到自己心仪的单位。高薪的前提是,你必须懂专业懂技术,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样才会双向选择。如果你什么技术特长都没有,依旧不会找到一个满意的高薪工作。
我的一个同学的儿子,大学时期没怎么用功,天天在网吧里度日,毕业后自然处处碰壁,不得已只好在他父亲的单位寻找到了一个职位,又嫌工作没有意思,收入自然也高不上去。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想找高薪工作,就必须有过人之处。
其次,要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比如说一个喷漆工,熟练工的月工资可以达到4千块钱,甚至一个从头学的学徒工,一个月也能轻轻松松地挣到1500元,但是有些大学生宁愿卖手机,发传单,每月挣1千块钱,也不愿意去干喷漆工,嫌喷漆工脏累差,不愿意受苦受累。只看表面、一时,不看实质、长久,是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通病。所以即便是高薪岗位就在眼前,他们也不会抓到。观念在择业中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学生吃苦的能力差一些,但创造性要高一些。所以,无论做什么,都要看准机会,一步一步地来,梦想一上班就拿高薪,是很难做到的。
机会多了,选择自然也就多了,这时候,千万要争大眼睛。选择就业,首先要有一个设想的范围,专业当然是很重要的了,学有所用是每个大学生都追求的。然后是待遇问题,除了高薪,在企业中,“五险一金”也是很重要的。至于房子汽车,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见好就收,先干着再说,也不失中庸之道。千万不要见异思迁,或者左右摇摆,这样很可能与高薪岗位失之交臂。
高薪市场,也难免有人“骑驴找马”。大学生小刘一年前在深圳找到了工作,刚去的时候月工资才1千元,正式录用后也不过2千元。今年春节,他从深圳返回老家成都,看到有几个适合自己的岗位,收入又比在深圳高得多,就留了下来。小刘的故事从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明,高薪市场针对的用人范围很宽广,竞争也很激烈。
上面的情况可以给应届的毕业生有所借鉴,只要有专业,有技术,又能吃苦,总会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
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高薪市场也应该如此。
我们国家这几年,为解决“用工荒”,也做了不少的研究,出台了不少的对策。比如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民工在城市“落地生根”,享受同等市民的待遇。同时把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列入城市廉租房公租房的统筹体系,把农民工子女就学纳入城市教育体系,解决好他们的医疗、养老保险等等。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农民工,到那时肯定会蜂拥而入。另外,国家还加快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升级,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的话,那时的“用工荒”将不复存在。但这样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几年或者十几年,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用工荒”解决了,面对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用人单位肯定不会再打“高薪牌”。
但是,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高薪的市场有找不到工作的,“零薪酬”的市场也有找到高薪岗位的,关键还是在人。对于我们的大学生们来说,在学期间,好好学习,学好一门技艺,以便毕业时与社会顺利接轨。况且我们的国家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提高人民的收入。在不久的将来,找到高薪岗位,将不会太难。(2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