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还是多元化?—从姚明投资理财之路谈起


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教授

2011.4.6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了“陈湛匀教授谈投资理财有道”栏目,专题谈了“专业化还是多元化?  ——从姚明投资理财之路谈起”。
帮助姚明商业运作团队是“姚之队”,已进行6次重大的多元化投资尝试,时间已达6年。
胡润百富榜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计算,姚明现有7亿人民币,6年一共投资了6个项目,分别是:
1.2005年5月在美国休斯顿西城区威斯海默街开张“姚餐厅”,投资了1150万美元
2.2006年3月份投资上线提供正版音乐下载的巨鲸音乐网站,去年该网站表示广告收入达1000万元
3.“姚之队”200万人民币投资北京通州太阳花酒店
4.姚明与美国加州健身联手在北京开办了“加州健身姚明俱乐部”,投资达3200万元,加州健身室美国最大私人连锁健身机构
5.去年姚明从广告代言费入股北京合众恩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持有62.5万股市值,约为3500万元
6.2009年夏天收购亏损9600万元的上海东方男篮俱乐部全部股权
而09~10赛季上海东方男篮大鲨鱼队亏损2000多万元,这样“姚之队”每年至少要投入2000多万。摆在上海男篮俱乐部面前重要任务就是如何以职业化NBA模式走上赢利之旅,但在目前CBA联赛计划体制里,上海男篮俱乐部要走市场化很困难。
需要考虑的是投资理财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好呢?至少在姚明其他投资目前尚未有明确收益,有的还亏损情形下,如不改变这种投资模式的话,会使得赚钱支柱岌岌可危了。
应该走专业化道路,实施集中化战略。这样可强调细分市场,它追求专业化经营某一市场空间,集中使用企业所有的力量和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某一特定的目标,能迅速反应市场的变化,可以针对竞争对手最薄弱的环节采取行动,这种小而专”的发展模式在市场中占有竞争优势,这样做会取得一个明显的效果,那就是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服务于某一细分市场的客户。
很多公司开始也有明确的发展战略,但随着市场环境的诱惑,不知不觉地偏离了发展方向,追求规模,结果因资源有限而又分散,致使不少公司分身乏术,丧失优势,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消亡。
因此,砍掉不擅长的业务,专注自己的优势领域,走专业化道路是企业获取这种非对称式竞争力的最佳选择。中小企业切不可急于求成,贪大求全,而要“小而专”并向“小而精”方向前进,逐步形成自身的专业化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如创业于1921年的尼西奇公司,原来只生产雨衣、游泳帽等产品,常常处于订货不足的局面,后来专攻尿垫产品。他们是如何谋划和划分这个特定的细分市场呢?当时基于一份人口普查报告,推定了战后生育的高峰将带来对婴儿尿垫的高度需求。尼西奇认为,对婴儿而言,尿布是不可缺少的,于是公司定位于专门生产小孩尿布,果断放弃多样化经营。在企业发展中,他们不断研制新材料,设计新款式,建立自身的研发中心,专设资料室,陈列世界各国的尿垫,堪称“尿垫博览会”。通过市场的专业化经营,建构“小而精”战略,其产品不仅占据了日本市场,还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尿垫专业生产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