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真是让人们大跌眼镜:这是最出人预料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两人都是制度经济学研究最重要的学者,正如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所说,这是一项诺贝尔“制度经济学”奖。
威廉姆森和奥斯特罗姆两人研究成果的核心在于,制度导致了经济学的产生。不同的制度安排,导致了生产和消费不同模式的大量涌现,而这些模式的效率、生产率以及成长性又各不相同。
威廉姆森的研究是个令人耳目一新的选择。他的研究成果认为,互动和交易的成本会影响人们在不同组织形式之间的选择:市场、层级制度以及网络。
但是,奥斯特罗姆的研究则是一个激进的选择,同时也是令人敬畏的选择。这不但是因为她研究的是“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她是“如何”研究的。从根本上来说,奥斯特罗姆的研究工作是对加勒特•哈丁(Garret Hardin)著名的“公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理论的挑战,她的研究工作本身就是新古典主义思想的生动表达。奥斯特罗姆认为,“公地”(commons)远非悲剧,为了共享繁荣,公地可以自下而上地得到管理——假设制度是正确的。这个结论是对正统经济学左倾和右倾两派观点的挑战;她的研究结论认为,没错,市场可以有效组织生产和消费,但是,只有当网络和社区为市场提供支持、培育市场的时候才能如此。
听起来很耳熟?应该感到耳熟。两人都对我产生了重大影响——或许,你现在可以从我以前对市场、网络以及社区研究工作的更深源头中看到这一点。
但是,我认为,这次诺贝尔奖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或许,这次诺贝尔奖隐含着这样的意味:作为一门学科,经济学能够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演进。奥斯特罗姆的研究成果之所以不同寻常,是因为她的研究方法同样与众不同。或许,这对所有组织来说也是一个教益。因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已经成了战略家以及董事会的工作方法:抽象的计算,远离现实世界的推论。以下几点让奥斯特罗姆的研究成果如此不同寻常:
实地调查。伟大的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出生于英国的美籍经济学家,交易成本理论和“科斯定理”的提出者,对产权理论、法律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有极大贡献。——译者注)曾经说过:“现在的经济学是一个漂浮在空中的理论系统,与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几乎毫无关系。”或许,人们现在对大部分经济学研究一个最精到的批评就是:它们脱离实际。这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而实地调查和试验是非常不受赞同的(很多博士生就从惨痛的经历中弄清了这一点)。但奥斯特罗姆则深入到了实地,以期弄清人群和社区的不同行为方式——之后,思考它们的运作方式。她的推理方式是对数学的挑战。想想这一点吧。
质量。伟大的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经说过:“经济学日益成为数学的一个神秘分支了,而不是处理真正的经济问题。”奥斯特罗姆的成果并不是大量的定量研究,因为她的目标并不在于为已经错综复杂、过度量化的模型添加另一个错误条件。相反,她从事的是大量的定性研究,其中蕴含着模型应该如何构建的丰富洞见——完全出人预料的新鲜洞见。就像一束激光,她的研究工作聚焦于现实世界的问题——这也正是我们最初建模的初衷。
结构。经济学研究的第二个失败就是,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只是以微小的、边缘性的改进延伸了昨天的假设。然而,很显然,其中的很多基础性假设——合理性、完全信息,等等——都受到了挑战。为了寻求更好契合现实世界的全新假设,奥斯特罗姆最终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全新治理结构——她称之为“多中心治理”(polycentric governance)。相比之下,数十年来,传统经济学研究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结构,这一结构也构建于同样的假设之上。是的,你知道那种假设——无约束的市场(unfettered markets),全球性“竞争”,自上而下,宽松的监管。就像行为经济学家一样,奥斯特罗姆也对其基本原理提出了质疑。
药方。经济学研究的第三个失败是,因为它试图描绘一个理想的世界,所以,其中的很多研究都与帮助人们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毫无关联。人类是超理性、无所不知的“优化程序”吗?人们是生活在一个完美界定产权的执行成本为零的世界吗?天啊——我们已经生活在可能得到的最完美世界中了。相比之下,奥斯特罗姆则想找到能为人和社区以及面临着切实问题的社会所用的全新制度安排。
拿走大奖吧:我们所做的往往是我们如何做的函数。这才是制度经济学的要义所在。将诺贝尔奖授予某个在这项研究上取得成功的人再合适不过了:这个人不但向“什么”发起了挑战,而且也向“如何”发起了冲击。向“什么”挑战往往是轻松的,然而,向“如何”挑战则是深刻变革的起点。
你在自己的组织、市场、领域或者行业中是向“如何”发起挑战呢,还是只是关注“什么”?
在评论栏里,把你的疑问、想法和盘托出吧,或者贴出你喜欢的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的文章、书籍或摘录的链接吧。
翻译:鲁刚伟
首位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语演讲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