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民俗?或消失中的民俗?


伪民俗?或是消失中的民俗?

       “姑娘,你们穿的是壮族的服装吗?”

        被问的姑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也不知道”。

        我想这就可以叫“伪民俗”吧。

       但在广西乐业县的国际户外挑战赛开幕式现场,还有一些老人看上去明显保留着壮族服饰的特色,还有一些壮族传统乐器表演者,也是上了岁数的人,这个就很难说是“伪”,或许可以说是正处于“消失中的民俗”。

       “伪民俗”和“假冒伪劣”不太一样,假冒伪劣还有一个真货存在;而民俗之所以“伪”,概因原有的民俗真的消失或消失殆尽,只有到了较为重大的节日或活动,人们才想起来,或者为了召来游客披着连自己也并不看重的“节日盛装”,就像两会上的少数民族服装秀一样。

      可是,谁在乎披与不披呢?

      很多所谓的民俗,在我看来,都已经是人类文化的盲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