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强国深陷债务泥潭


主权信用风险再次刮起强劲的“欧美风”。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 “大义灭亲”,将美国主权信用前景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充分揭示了这个全球头号强国所面临的困境,国际社会应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共同寻找解决方案,避免给全球经济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1941年以来,标普持续对美国进行评级,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美国总是拥有最高的AAA级评级。在标普评级的127个国家主权债务中,只有19 个获AAA评级。而在这19个国家中,目前美国是唯一一个评级展望为负面的国家。自1991年推出前景展望体系以来,标普从未给予美国“负面”的前景展望 ——穆迪(Moody’s)曾在1996年给过一次。
 
  标普调降展望的理由重点在于,国会或未能就如何应对美国巨额财赤和债务等“长远财政压力”达成共识,美国的长期财政状况引发持续担忧,如果没有果决行动,美国财政状况很快就会明显比其他AAA评等国家来得差,要维持AAA顶尖评等将会越来越站不住脚。
 
按照美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近十年来美国财政赤字屡创新高,联邦债务规模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美国财政和债务状况并不比目前的欧洲债务危机国和日本好多少,埋下的主权信用问题隐患一旦爆发,也有可能比当前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更严重,其向全球扩散风险的力度和广度也将大于欧洲和日本的危机。
 
2009财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财政赤字规模达到1.42万亿美元,较2009财年飚升了207%;2010财年美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至1.56万亿美元,约占美GDP的10.6%;如果依据奥巴马的设想,2011财年美财政赤字或许会有所下降;即便如此也仍将高达1.27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8.3%;按照奥巴马政府较为乐观的预想,到2012财年美财政赤字将下降至8280亿美元,也将占到GDP的5.1%,仍大幅高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当前美国政府负债总额已突破了14万亿美元,与奥巴马2009年初上台时相比增加了约2.7万亿美元,超过美国GDP的90%,逼近国会设定的14.3万亿美元债务上限,突破这一上限只是时间问题。
 
预计到2011年的5、6月,美国可能须再度调高负债上限,以暂时避免发生债务危机,但财政赤字和债务总额的日积月累却使得美国主权信用风险一天天聚积,显然美国如今已是债务“高危国”。
 
尽管为避免债务状况的继续恶化,奥巴马政府试图减少财政赤字,但对2011和2012财年财政赤字下降的预想只不过是较为乐观的愿望,能否实现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为刺激经济复苏和缓解就业压力,美国政府唯有扩增开支,财政赤字的继续攀升恐怕不可避免,此外庞大的财政赤字再加上目前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也使得美债务继续攀高有着其必然性。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不仅导致美元发行不断泛滥也使美国债务急剧攀升,去年11月初美联储又推出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从而使美承受债务的压力到了有史以来最沉重的时期。
 
此刻,美国政府在财政和货币政策稍有偏差,就有可能给美国金融领域带来严重的后果。美国须仔细思量:美以举债和量化宽松政策的方式刺激经济能否持续?后续的经济和货币政策如何演化?这一切仍取决于量化宽松政策对于美经济的复苏是否有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美主权信用风险积累的程度。
 
无论结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主权信用风险外溢是向全球释放风险,最终结果不仅将有可能导致全球性的通胀和各国货币轮番贬值以及“货币战争”,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将世界各国拖入美国主权信用风险外溢的陷阱。
 
长期以来,美元的优势就在于,美元作为世界性主要储备货币享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地位,因此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不会危及美主权信用,主权信用评级牢固稳定在AAA等级。与此同时,投资者对美主权信用和偿债能力普遍保持着信心,投资者始终把美元看作避险资产,购买美国的债券,美国债券的发行总是好于其他币种,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美没有发生主权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也是美主权信用风险被长期掩盖的主要原因。
 
但是,要警惕可能出现的新变化。虽然前一段时期美债券发行量创下了新的记录,但在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欧洲和日本债务风险还未完全释放以及亚洲通胀预期加大的情况下,近期受到“美主权信用风险将浮现”的论调所影响,投资者也在不断抛售美债,一旦美国债券遭受大规模抛售,导致美债券市场严重失控,美主权信用风险隐患将无法继续掩盖下去。
 
如果美债券市场发生变化,在美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的情况下,美主权信用风险也将向世界各国和投资者释放。同时,如果美经济增长力度明显小于其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持续扩大的幅度,美债券也会大幅缩水。由此,美主权信用风险的日渐增大,不仅将对美金融市场的未来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而且风险外溢释放带来的影响将波及全球。
 
民主、共和两党历来在税收和开支上存在显著分歧:共和党反对加税,反对联邦政府推出新的开支项目,并想尽一切办法缩减既有开支;民主党认为福利和民生项目是政府的必须职责,不应缩减,把重点放在加税(尤其是针对高收入群体)上。如果没有外部压力或根本性的财政危机出现,两党妥协的结果不会有太多意外:既不加税也不减税,现有开支项目不会被大幅削减,更不可能增加新的开支。
从好的方面来看,标普这种评级公司的意见,以及在未来下调美国国债评级的具体举措,反而有可能改变局面,促使美国政界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债务问题。
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如何应对?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认为,如果未来两年美国国债评级遭下调,美国可能采取美元贬值的办法来应对。中国需要改进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政治经济制度,才能从出口依赖转向内需拉动,减少政策的被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