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投资良机的辩证认识


危机与投资良机的辩证认识


    对于优秀的投资者来说,危机就是机会。每一次危机皆有一批巨无霸型的企业或倒闭或衰败,雷曼兄弟和通用汽车破产就是现实的案例,但这些百年老店的陨落,恰恰给创业者的崛起带来了机遇。对于这一点,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在参加第八届中国创业投资年度论坛时表示,中国现在也处于经济危机之中,但长远来看,实际上给投资人带来了良好的投资机会。柳传志解释道,经济危机下,中国从经济和消费方面,会把拉动内需成为国内GDP的基础,而和出口联系紧密的大批企业要倒下去,但也会有很大的一批企业起来,“这对创业的人和投资的人,都有很多更好的机会”。

    对于2008年发生的金融风暴,投资理财讲师张雪奎(欢迎订制张雪奎讲师股票技术课程13602758072)在清华大学总裁班讲学时谈到:金融风暴可能会带来经济危机,但在危机发生之后,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是最好的投资时机。我最近在做投资研究时,多次提到,巴菲特不愧是投资大师,不放过任何机会,危机给他带来的不是其他,而是财富。危机给企业带来了兼并的机会,给投资者带来了投资机会,面对危机感到恐怖的人,只能面对危机瑟瑟发抖,只有强者才会面对危机寻找机会。

    其实,许多世界富豪都是抓住了危机所带来的机会,从而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回想一下人们耳熟能详的财富标杆人物巴菲特、李嘉诚的财富新起点,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危机时代成就的。如同巴菲特所言:买在“市场先生”害怕时,而不是“市场先生”大胆冒进时。2007年无疑是“市场先生”大胆冒进时,人们可以看到巴菲特、李嘉诚选择了撤退;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已是“市场先生”害怕时,巴菲特果断出手,赢取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胜利。

    巴菲特1973年危机时刻投资华盛顿邮报的典故为人熟知,但是人们并不熟知的是李嘉诚也是在同时期借助危机之际获得了事业的转折。20世纪70年代初正处于冷战高峰期,当时的危机比现在的危机更令人喘不过气来,其时香港地区的英资企业出现了迁册撤资的高潮,不少华商也紧随英资撤退步伐。大户撤离这就给当时李嘉诚这样的小户带来了逆风向上的机遇,李嘉诚反其道而行之,毅然“小虾米吞下大鲸鱼”,从汇丰银行手中买下了和记黄埔的股权,并且进一步增持股票最终获得了经营权,现在李嘉诚已经被人誉为财富“超人”。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危机之前,无论是巴菲特还是李嘉诚都仅是千万级的富人而已,远远不为人所知,不仅仅是李嘉诚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收购行动被人视作是“小虾米”,巴菲特在1973年购买华盛顿邮报股票也被人反复追问巴菲特是谁。可见每一次危机都是诞生创业英雄的良机。

    人们可能要问:巴菲特、李嘉诚是创业者,但是普通人可能终生依赖工薪为生,这危机只有困难哪有良机可言?巴菲特2008年10月16日投稿《纽约时报》:提醒投资者长期持有现金的风险,而且宣示加码股票投资。巴菲特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增持股票就与2007年减持股票一样广受非议,但是最终“姜还是老的辣”,房利美和房地美近20年来一直是巴菲特下属哈撒韦公司重点持有的股票,但是在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前的一年巴菲特以看不清基本面为由清仓了,而2007年借国际油价攀高每桶90美元之际清仓中石油H股也可谓经典。人们必须关注到在2007年之前全球资金流动性泛滥“市场先生”大胆冒进的两年,巴菲特始终在抛售股票囤积现金,至2008年上半年累计囤积超过400亿美元现金。但是现在当“市场先生”害怕时,巴菲特已至少将2/3的现金变成了股票型资产,巴菲特的理由就是:“政府为缓解危机而实行的政策势必引发通胀,现金是注定会贬值的,这时投资才是最好的策略。”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股票和房产是投资的主要品种之一。长线来看,人类的货币史,就是一部通货膨胀史,通货紧缩时间很短,通货膨胀占了绝大部分时间。2008年中国资产价格的调整给普通投资者投资A股指数和购置自住房产带来了极佳良机,现在如果战略上漠视投资机遇,那么未来将会极度扼腕叹息。首先,中国央行也已步入松动银根的降息周期,与巴菲特描述的美联储降息前景类似,投资者应该懂得在“市场先生”害怕时适时选购资产;其次,虽然A股看似经历了暴跌,但是“救市”行动已是进行时,每次股指暴跌之际都会闪现汇金公司的护盘身影,而中央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更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增持是必需的。”不仅隐含政府托市的信息,更透出2009年“大非”重头戏已被锁仓。果然,上证综指从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开始反弹上升,到2009年6月26日的时候,冲上了2928点,涨了76%。那些在股指跌到1664点的最危机时刻积极行动的投资者,最终绝大多数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由此可见,所谓危机,可以理解为险境降临,也可以理解为危境中的机会。当股市陷入最低迷的时候,正是抄底的大好时机;当整个社会经济低落时,真正的英雄正正好可以大显身手。


    日本大地震,很多人看到的是金融危机过后经济上的雪上加霜,但是3月21日,股神沃伦·巴菲特在韩国表示,日本地震是“巨大打击”,但不应因此抛售日本股票,这是“买入的机会”。他称,日本重建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地震不会对日本的经济产生太大影响,类似的意外事件和极端事件“事实上带来了买入机会”。

    同时他表示,目前正在考察韩国、美国和英国的数家公司,只要是优质公司,位置不是问题。“我们将寻求收购大型企业我们准备在任何国家进行投资。”同样是地震,有的人看到的是破窗理论,有的人看到的是经济复苏无望,这就是同样的问题不同的看法,行动自然也是不同。

    有研究者表示,这是巴菲特在赌博。其实巴菲特押注于日本股市将会上涨,他曾在本周早些时候表示,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导致股市下滑,这对股票投资者来说是个“买入机会”。巴菲特还表示,日本地震“不会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陷入停滞”,但“很明显,它对日本来说将是很重要的一次事件”。在投资理财讲师张雪奎(欢迎订制张雪奎讲师股票技术课程13602758072)看来,这就是“股神”与普通投资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别人看到的危机(股市下跌),巴菲特看到的是机会(正常时价格会高很多);别人的欢呼(股市上涨),巴菲特看到的是雪崩。

    危机就是危险和机会并存,认识不同,看法不同,做法不同,结果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