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无门供县长何来“人身侮辱”


       一则“七旬老人土地庙里供奉县长,跪求帮讨医疗费”的消息在各大论坛及微博热传。发帖者介绍,老妇自称是河南信阳光山县泼河镇居民匡元秀,今年72岁,两年前女婿被人打断右腿,四处求助无门,只好在土地庙供起光山县长文宗锋的照片,希望得到“青天”县长的帮助。对此,光山县宣传部回应称此举是“人身侮辱”,有诅咒被供奉者早死的意思。(《山东商报》4月21日)

      县长的照片被老乡供了起来,并不断接受跪拜磕头,这件事情透露着几分离奇,不过,却也并非费解。求助无门的老人不过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引起县长乃至她所理解中的“青天”们的关注而已。老人的表达方式或有不甚妥当,但却并非有意“侮辱”县长,其遭遇的社会不公才是整个事件的关键。当地宣传部门不问情由,即武断地认为是对县长的“人身侮辱”,不免令人遗憾。

      当然,当地宣传部门也表示“已经着手调查此事”,这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不过,我以为,县委县政府的“调查”应该找准方向,即不应该专注于“人身侮辱”的调查,而应该着重调查一下表象背后的真实情由。具体地讲,首先要查的是,事情到底是不是如老人表述的那样,女婿无故被人打了,手术费没有一文?什么人打的?其间是否潜藏着贫弱者被侮辱和损害的悲伤和无奈?

      其次,县里边似乎也应该查一查,这两年来老人都向哪里求助过?各级政府部门有没有主动给予老人及其家庭以切实的帮助。如果不是实在走投无路,老人大概是不会采取这样离奇的求助方式的。同样,县里边还有必要反思、检视一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救助的制度建设有没有跟上,有没有一些可行、可靠的救助渠道,以满足底层民众在遭遇灾祸时能够及时获得一些帮助?

      与这些问题相比,调查老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对县长的“人身侮辱”,似乎并非急务。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如果不是对县长、对公权力保持着十足的信赖和期待,也不可能面对县长照片顶礼膜拜。相应地,如果当地政府只是关心县长是否“被侮辱”,而将老人此举的真实情境轻轻带过,那可不只是寒了百姓的心、辜负了民众的期待,对于“青天”县长而言,那才是真正的“侮辱”。

      这些年来,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地方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同时,底层民众在维护个体合法权益、寻求社会救助等方面,往往并不令人乐观。特别是,当民众遭遇天灾和人祸、却又没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时,惯常的救助方式,依然停留在亲友互助以及自力救济上。事实上,这种外来救助的稀缺和艰难,也是很多人想方设法不断“创新”求助方式以引起关注的原因所在。

      政府官员的“以民为本”,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漂亮话,更不能动辄就认为自己被民众冒犯。对民生疾苦保持敏锐的体察,应该是政府官员的本分所在。一个公平公正、温暖无处不在的社会,不仅是民众之福,更是官员的幸运。“侮辱”云云,不免有避重就轻、吹毛求疵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