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撞残少年面前权力优越和冷酷的双重创痛 刘效仁
“我真的不想看,看一次哭一次。”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但再看到录像中的车祸现场时,周蕊柳还是忍不住哽咽。 2009年3月9日 ,上初三的儿子李小林放学骑车回家,与闯红灯的河北邢台县政府中巴车相撞。共住院173天,“伤残伍级”。此后,又突发外伤性癫痫。当时,坐在车上的代县长,现为县长的顾鹏图并未看顾伤员,却在五六个人的簇拥下离开现场, “去吃饭”。至今两年多,也一直未 “亲自”去探望李小林。县有关部门答应先支付双方无争议的伤残补助、误工费、营养费及精神损失费等40余万元,并为李小林治病,也一直没有落实。好在有视频录下了中巴车在警车开道下撞人、遮蔽车牌、顾鹏图从容离去等事件全过程。( 2011年4月20日中青报)
相信所有看过这段视频的人,都会为特权车的横行霸道痛心疾首,自然亦会对顾县长一行人等对百姓生命的冷漠感到极度羞耻。据称,是“省市一个视察活动”考察完邢台市西部山区水利设施后,返回市里“去吃饭”。很难想象,这些领导同志的“吃饭”居然高过“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法规,竟然由警车开道“闯红灯”?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官员都是什么级别,到少要比县长大一些才是。他们当懂得红绿灯面前人人平等,当懂得“吃饭”毕竟不是什么“紧急公务”,更当知道“闯红灯”不仅破坏了政府官员的集体形象,更当清楚“闯红灯”的恶果有可能就是车毁人亡?
现在似乎已无从知晓,警车开道、“闯红灯”是谁做出的安排。可我们知道,这在不少地方早成了惯例:只要是上级的视察团、检察团包括旅游团,当地政府所能做的除了迎送到本地的边界线,就是在境内的高规格迎送。警车开道,在闹市中如入无人之境,“红灯”自然也不在话下。某地就发生过因躲避领导车队,产女难产而死的恶劣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行为堪称媚上的恶俗。可悲的是,许多领导干部早就习惯于这样出格的迎送,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特权的快意。结果,就纵容了特权在道路上的一路裸奔,自然也滋长了唯我独尊的特权意识,相对的自然便是“贱民意识”。
于是,顾鹏图面对治下的百姓被撞飞十余米,仍然可安居车中,居高临下的冷对被撞者的生死。在生命攸关的百姓面前,甚至念念不忘的仍然是陪上级领导“吃饭”。在顾县长的潜意识里,普罗百姓的生命本身并不值钱,用一些地痦的话说,不就是二十万元吗,况且又不要从县长腰包里掏一分钱,可陪不好领导就可能影响对自己的印象乃至于个人的升迁。“吃饭”事大,抢救伤者事小。随行人等除了想方设法遮蔽车牌以免现丑,亦不见对伤员的救助,只见顾县长在众人簇拥下从容而去。直到现今也未去见一见伤者,抚慰一下忧伤的心。两年多过去,代县长早就荣升除掉了“代”字。
不独如此。在李小林从此被改变的人生中,权力始终表现了一种罕见的傲慢和冷酷。不仅合理的诉求被视之“狮子大张口”,甚至已达成的赔偿协议也被一拖再拖,未予落实。 “李小林赔偿、治疗的费用该由谁来‘埋单’?”记者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评论说,警车开道、闯红灯本身就违反了相关规定,“为什么要用纳税人的钱来为这次过失‘埋单’?”这或许应该追问,可更值得追问的当是,在被撞致残的少年面前,特权何以一路横行,无遮无掩,无羞无惭?包括县长大人至今亦未能表现丝毫的歉疚,更无人为此次事故担当领导责任?权力的优越感和冷酷性,始终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读了看了无不心寒。
http://zqb.cyol.com/html/2011-04/20/nw.D110000zgqnb_20110420_1-06.htm通联:刘效仁,安徽省砀山县道北东路45号,235300,05578095386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