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俄罗斯历史为何被篡改(下)


续前文

 

俄罗斯历史为何被篡改(下)

 

俄罗斯科学院资深院士谈对苏联“改革”及赫鲁晓夫等人的政治评价

 

 

    三、关于波兰卡廷事件

    卡廷事件在历史上长期秘而不宣。当时苏联把枪杀波兰军官的责任推到了德国党卫军和盖世太保身上。

    1938年,苏联积极努力跟法国、英国、波兰之间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对此有两个目标:首先是赢得时间建立强大的反法西斯联盟,吓阻德国的进攻;其次是为苏联军队准备武器装备和培训军官等争取时间。遗憾的是,当时只有英国对建立统一战线的建议持肯定态度,但最终还是拒绝了。相反,英国和德国秘密签署了一个互不侵犯条约。得知英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后,苏联也开始努力与德国签署这样的条约(本人注:英国等西方国家为何要把法西斯“养虎为患”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英德互不侵犯条约之间从原则上没有任何区别,但这个条约有一个秘密附件。根据这个附件,苏联把内战期间失去的土地收回来,包括乌克兰西部、白俄罗斯西部、摩尔多瓦的一部分和波罗的海国家在内的俄罗斯土地,根据立法会议的决议不费一枪一弹都收了回来。

    但是,波兰的情况不同。1939年9月,德国进攻了波兰,波兰一小部分军队进行了抵抗,但是这一部分抵抗被德国残酷地消灭了,作为应对,苏联也进入了波兰的领土。波兰的一部分军队也对苏军进行了抵抗,但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当然也没有人拿着鲜花来迎接苏联红军。2万波兰军官被俘,还有很多普通俘虏,但士兵被当场释放,2万军官就被关押在离卡廷不远的集中营里。苏军对俘虏进行了甄别,即哪些人是亲苏联的,哪些人是反苏联的。

    6月22日德国开始入侵苏联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苏联最高统帅部有一个判断,如果释放这批军官,他们很可能加入德军,与苏军作战。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入侵苏联的德军中有200万人来自匈牙利、罗马尼亚、意大利、捷克等国家。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时,就有一个全部由波兰军人组成的军团。苏联当时的担心就是这些被俘的波兰军官加入这个军团,参加德军进攻苏联。但是这2万军官不是根据法庭的判决被枪毙,这种做法本身是一种犯罪。我们可以辩解的是,如果这2万军官加入德军进攻苏军,将有更多的苏军牺牲。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我们不能因为假设而杀人。

    在搞清楚卡廷事件之后我们还有一些情况要考虑。1918—1920年苏联面临的不仅是内战,它首先还面临军事干涉问题。当时,最早与年轻的苏维埃军队作战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此后法军在克里木登陆,英军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摩尔曼斯克的南部进攻,美军和日军在远东进攻,等等。年轻的苏维埃面对14个国家军队的包围,其中就有波兰,波兰军队深入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部分地区。红军在打败这些外国军队的时候,也有计划要彻底打败波兰军队。当时红军统帅契诃夫斯基的任务是歼灭华沙方向的波兰军队,但是1920年的这个战役并不成功,红军被打败了,约有10万红军被俘,其中有8万人没有回来,这些人全部在波兰的集中营里被杀害。

    因此,如果说1941年2万波兰军官被枪毙是犯罪的话,那么1920年8万苏联官兵在波兰的集中营被杀害同样是犯罪。这两个都是犯罪,所以无论是俄罗斯当局还是波兰当局都应该忏悔。

    现在有人要求俄罗斯承认犯罪,而对自己的犯罪却只字不提。(本人注:历史总是相似的)

    我不需要去做俄罗斯的总统,但是如果我做了俄罗斯总统我会要求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捷克斯洛伐克人这些参与过对苏联作战、屠杀苏联平民的国家对俄罗斯道歉。波罗的海国家对俄罗斯有很多怨恨,我们要问的是,苏联早期领导“契卡”的是什么人,是拉脱维亚人。拉脱维亚的枪手是“契卡”的主要进攻力量。所以,历史往往都是绞缠在一起的,它有很多不同的线索。

    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的时候不可能完全对其他国家持一种客观的立场,我们现在只是努力地做到这一点。(本人注:在中国,更多的人是,对本国和西方的历史都不能保持客观的立场,对于本国是竭力丑化,对于西方是无耻地美化,天下奇观!)我认为,我的俄罗斯同行们比美国和欧洲的历史学家要更加客观一些。比如,200万外国兵团所参加的不仅仅是德军,还有党卫军,其中148万死于与苏联的战争,这些人死在苏联的国土上,但他们是作为希特勒的同盟军来到苏联国土之上的。他们的后代要把他们祖辈死亡的责任放到希特勒身上还是斯大林身上?他们把责任放到斯大林身上的做法难道公平吗?那些人可是站在希特勒一边与希特勒一起进攻苏联的。

 

    四、史学家应客观公正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斯大林让整个欧洲尸横遍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历史事实。任何时候都应该知道历史真相是什么。任何一个错误如果把它放大,那么它就不是真相,这是对历史不负责的态度。(本人注:放大或夸大,确实是某些人篡改历史的常用技巧。)

    在讨论二战的时候,我们应该非常认真地分析胜利的来源。现在基本都不提斯大林在战争中的作用,也不提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作为战争组织者在战争中的作用,也不提当时的社会制度及其优越性在这场战争的胜利中所起到的作用。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在这场战争中“人民”取得了胜利。当然,没有“人民”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1855年战争、1904年战争和1914年战争中都有“人民”:1855年,“俄罗斯人民”在克里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失败;1904年,“伟大的俄罗斯人民”又被小小的日本打败; 1914—1917年,也是“人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打败了,“人民”带着武器逃回了自己的老家,让德国人占领了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土地。人民本身具有巨大的力量,但是人民需要人来领导。因此,斯大林对于二战胜利的作用是不可排除的,同样,苏联共产党的作用也是不可排除的。

二战中苏联共产党有700万党员,其中300万人战死在前线,后方的党员们不分昼夜地工作来保障前线的需要。所以,历史是人民最主要的财富,而政治领袖则是其中的瑰宝。如果我们贬低我们的前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就等于我们贬低自己(本人注:丑化斯大林与丑化毛泽东,本质上都一样)。

    我们也许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一方面真实地描述历史,另一方面用一些浪漫笔法来描述历史。比如说美国与中国、印度、俄罗斯、韩国相比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没有我们这些国家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全世界的冒险家从英、法、俄和全世界各地跑到北美洲屠杀当地的印第安人建立了这么一个国家,这本来是很可耻的一部历史,但是美国人却为自己的历史感到骄傲。美国人完全歌颂和赞扬自己过去的历史,事实上它在历史上的罪行罄竹难书。美国人很清楚如何才能加强民族精神,对他们而言历史是具有召唤性的东西,是取得进步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什么我们不能这么做呢?我们有值得骄傲的历史,在科技、文化等很多领域我们都有值得骄傲的东西。(本人注:并非“我们不能这么做”,而是我们的历史学家被人洗脑后根本不想这么做。)

    中国在历史上一直都是防御他国入侵的国家。俄罗斯在历史上也多次面对外敌入侵,比如俄罗斯与波兰进行的战争就是在俄罗斯领土上进行的。俄罗斯与法国打过仗,但是捍卫国家主权却是在莫斯科郊外进行的。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战役主要在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基辅和库尔斯勒等地进行,而不是在德国领土上。在苏联的军事战略中就没有要奴役邻国人民的内容,相反北约的文件中这样的内容却多得不可胜数。

 

    五、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根源

    面对当前这场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我们应该联合各国的学者来研究当代世界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

    中国经济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能够在危机中平稳发展并克服危机的经济体。世界上其他国家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中国是唯一的例外。对此有很多解释,我们应该研究其中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该厘清这场危机的性质。有人说,这是一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等等。但事实并非如此。经济和金融问题只是危机中表现较为突出的领域而已。这场危机首先是世界观的危机,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危机和一个理论的危机。事实上,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自由民主”的这一套理论遭受了失败,那些极端革命的理论也没有带来正面和积极的效果,西欧社会民主党的那些理论也同样需要我们进行检讨。(本人注:俄罗斯学者非常正确地把前苏联的实践看成是激进的“自由民主”,而非西方描绘的独裁。因此,西方正在实行的“自由民主”,实际上是虚伪的。)

    其次,当今人类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模型,一个新的意识形态的框架。中国拥有这样一个战略(理论模型和框架),所以取得了我们所见到的成果。对于中国的老百姓而言,几乎没有感受到这场危机。从全球发展和定位来看,中国在危机中极大地提升了自身地位。正是因为中国目前拥有先进的发展理论,所以很多国家不愿讲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这一情况对中俄关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本人注:这就是“中国模式”。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关于“中国模式”全面、深入的探讨。本人的新书《超越利益集团》去年已经完成那个,出版拖延了一些时间,即将面世,主要内容就是探讨中国模式,欢迎大家批评、探讨。)

    俄罗斯的精英阶层大多数是一群面向西方立场的人,俄罗斯学术界有人希望改变这种局面。俄罗斯国徽上的双头鹰一个向西看一个向东看。我认为现在向西看的这只鹰看起来个头大一些,但是不明智;向东看的这只鹰看起来个头小一点,但是卓有远见。我们的任务是让这两只鹰长得一样大。(本人注:俄罗斯与中国不一样,它希望向东向西都一样,而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则需要向自己更多一些,而不是让向西的精英们清一色地占据主流。)(薛福歧译,杨进整理)(续完)。

 

 

相关文章:

俄罗斯历史为何被篡改(上)
俄罗斯历史为何被篡改(下)
中国与俄罗斯的一个差距

俄罗斯强硬姿态的背后

索尔仁尼琴为何对中国不友好?

索尔仁尼琴:左右开弓

不负责任的《投名状》

一个谣言诞生的经典案例

枪炮硬武器与道德软武器

落后就要挨骂?

李银河应多读点历史

热脸贴了冷屁股

美韩黄海军演:坏事变好事

谁是朝鲜统一的最大障碍?

天安舰事件:看美韩如何收场

朝鲜半岛会打起来吗?

卢武铉的羞耻感

面对核武器,民主怎么玩?

谁让朝鲜搞核武?

朝鲜核武是美国自食其果

那些曾经与中国为敌的,如今怎样

《大国游戏》看懂洋人“窝里斗”

战国时代的基本特征

世界倒退至中国的“战国时代”
500年四个强国的相似历史

个人、国家与世界公民

大江大海的妇人之见

志愿者的话语权陷阱

药家鑫案为何让人看不懂?

陈光标应尽快找回自己
瘦肉精之害是观念之害
《潜规则》与丑化中国

《潜规则》的背后心态

柏杨是否也丑陋?

中国模式不同解读的背后

中国需要国家文化战略

历史上的一次东西方文化交流

本土的与外来的

中国模式还需深入探索

中国模式与欧美模式

国际标准与中国利益

社会变革与历史断裂

长征为中国寻找方向

崇洋媚外的惨痛教训

国民党为何会失败?
申遗申奥都是疯
春节何必要申遗

七〇后的困惑和机遇
拿来主义、送来主义、买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