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全球塑料市场增长“动力阀”


  塑料产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GDP的增长至关重要。一直以来,各个国家都将人均塑料消费量这一量化指标用来衡量和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状况。日前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中国塑业在汽车下乡、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刺激,以及中国市场整体需求高涨、全球市场部分恢复的大前提下,中国成为全球塑业第一消费大国将大势所趋。

  中国成全球塑料市场增长“动力阀”

  塑料作为一种正飞速发展的新材料,经过短短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日常生活以及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塑料将再次担当重要角色。罗百辉表示,近年来,由于经济危机影响,传统的经济命脉区欧洲市场一直缺乏动力,而相反,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兴起,亚洲市场则在各个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了全球经济市场的“晴雨表”,也拧紧了全球塑料市场增长的这个“动力阀”。

  在全球橡塑行业发展的历程中,欧洲橡塑机械无疑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样,欧洲橡塑机械市场对全球行业发展的状况亦非常敏感。据罗百辉介绍,2009年,德国出口的塑机设备中超过1/3输往了亚洲。VDMA旗下橡塑机械设备分会主席指出,在亚洲,不同地区的发展对塑机设备需求有所差异。同时,据VDMA塑料橡胶机械协会的报告称,2010年中国再次成为德国塑料橡胶机械的顶级销售市场。VDMA德国塑料橡胶机械协会在2010年5月27日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德国橡塑机械制造业预期2011年将有11%左右的增长。报告强调,这一市场增长主要来源于外部需求,特别是中国市场。然而,2010年9月2日,VDMA橡塑机械设备制造厂商协会主席Ulrich Reifenhäuser自信满满地说:“没有人能预测到今年头6个月该行业的订单就创记录地增加了85%,如此非凡的业绩使人没有理由不乐观。从2009年9月开始,新订单每个月都在快速增加,实际上在2010年6月就超过了100%。”

  数据显示,从整个金融危机爆发到2010年全球市场好转,中国塑料加工市场的高速发展确证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据中国统计局统计,2010年1-10月塑料制品累计产量为4547.1万吨,同比增长20.5%,超过去年全年产量。2009年中国塑料制品工业同比2008仍然有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1-11月的累积产量达到5145.7万吨,与2009同比增长20.9%。据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0年1~3季度,中国塑料机械制造工业总产值30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2.93%。而这样的增长还是在中国注塑机供应商在年初即受制于印度反倾销的背景下取得的。

  在K2010期间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EUROMAP现任总裁BernhardMerki表示,“基于市场对所有欧盟EUROMAP会员国家的橡塑设备的需求迅速提升,2010年全年的增长会达到10-15%。”EUROMAP介绍,订单来源主要为欧洲和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带动,而巴西和墨西哥市场的需求也在迅速提升。

  我国国内塑料市场加速发展

  从国内市场分析,2010年我国PE树脂实际产量为841万吨,同比下降3.45%,随着国内限塑令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国内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产能投资的限制,国内产量增速已经开始放缓。2010年的进口形势来看,与前些年的大幅增长不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一方面是国内产能的不断增加,自给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国外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进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在逐渐下降,加之高品质、专业材料仍主要依靠进口,进口平均价格也在稳步上升。国内产能在增长,供给能力增强,对外依存度不断缩小,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注重生产成本控制及产品质量的提升。

  与此同时,从国内需求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塑料的消费增长也呈加速发展之势。2009年以来,我国PE的消费量已经达到了1400万吨以上,为世界第一大PE树脂消费国,消费总量比美国高44%,比欧洲高14%。但从人均PE消费量来看,仅为美国的三成,未来发展空间还是很大。因此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发达国家对石化产品需求的影响将越来越有限,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将成为拉动PE树脂需求的主力军。

  2010年我国人均塑料消费量达到46公斤,相比五年前增长一倍多,超过同期40公斤的世界人均水平。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塑料消费国,在强劲内需支撑下,“十一五”期间塑料制品总产量和总产值年均增速都超过30%,但出口仍面临挑战。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制品行业仍将会保持高速发展;在“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必然趋势下,工程塑料制品业将会维持年均15%的市场增长率。据此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判断,在模具总量中占比最高的塑料模具,“十二五”期间也将会以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

  据中国塑机协会秘书长粟东平介绍,1~2月,我国向13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注塑机、塑料造粒机、塑料中空成型机等10大税号塑机产品8615台,出口金额为19466.89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增长16%、24%。但同期,我国进口10大税号塑机产品共1714台,进口金额为33430.13万美元,进口数量同比增长5%,进口金额同比增长多达33%,贸易逆差金额为13963.24万美元,同比增长46%。

  看好降解塑料市场前景

  一位化工行业研究员称,从产品的生命周期看,降解塑料已经从导入期步入成长期,随着国内市场的打开,未来市场将快速增长。

  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介绍,降解塑料包括PBAT、PBS、PHBV、PLA等。由于传统聚烯烃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造成“白色污染”等诸多问题,一次性包装材料、垃圾袋等特别需要使用降解塑料。

  经测算,垃圾袋如果使用降解塑料,将形成40-50万吨的市场需求;在一次性包装、餐盒、垃圾袋等领域,降解塑料可以替代的量达100-300万吨;如果再考虑农用地膜,降解塑料的用量还将更大。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国内降解塑料市场的打开需要政策进行推动,垃圾没有分类是制约产品在国内市场推广的主要因素。3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15年,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垃圾分类之后必然会涉及不同垃圾所使用的塑料袋问题,降解塑料的推广将在国家层面得到重视。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杨瀚也建议,立法推行生物分解塑料垃圾袋,各城镇实行垃圾分类制度,餐厨垃圾必须使用经认证和合法标识的生物分解塑料垃圾袋盛装。

  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实施三年来,我国超薄塑料购物袋的禁止和正常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对减少白色污染起到了明显成效。但限塑令只在大型超市和商场有效,而农贸市场、餐饮、宾馆等还在大量使用塑料袋。部分老百姓购买超薄垃圾袋用于盛装垃圾,甚至大量转向免费的装乘水果蔬菜用的连卷袋。城镇垃圾中50%以上是餐厨垃圾,这部分垃圾如果放任不管,则会出现被不法商贩回收提炼“地沟油”、作为饲料喂出“垃圾猪”等问题;如果进行焚烧,则会产生致癌物质二噁英;如果进行填埋则无法控制发酵,污染空气、地下水。罗百辉表示,垃圾分类并资源化是国际趋势。餐厨垃圾资源化的最佳方式是堆肥化或沼气化处理,若使用传统聚烯烃塑料垃圾袋盛装餐厨垃圾,堆肥化过程将由于塑料袋不能生物分解而难以顺利实施,并导致堆肥质量下降,使用生物粉剂垃圾袋是最优和必然选择。

  降解塑料的推广使用正得到各地的重视。据罗百辉介绍,北京、上海、广州、海南等地已经在试点垃圾分类。新疆、东北、云南等地还在试点使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云南还将立法禁止生产和销售塑料购物袋,相关草案已经公布。

  综合来看,2011年新增产能可能仅来源于部分既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在需求方面,虽然我国塑料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已过,但在城镇化与扩大内需的背景下,生物降解塑料需求巨大,这将导致2011年出现一个较为可观的供需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