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招或再度缺席春交会,春交会之错还是房企品牌之误?


万、金、招或再度缺席春交会,春交会之错还是房企品牌之误?

 

一、盛会来临,主角缺席

 

半月之后,2011年春交即将到来。从历史来看,作为深圳乃至华南楼市风向标,春交会历来是各大房企参展的主战场。

 

然而,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万科等知名房企缺席春交会。彼时,该现象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点评。有专业人士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变化:1、意味着深圳一手房市场开始萎缩退化,二手房逐渐成为主体,房交会对整个房地产交易的作用日渐式微;2、由于其他各种营销手段的崛起,房交会对于一手房的营销作用也在减弱,这直接导致了部分知名房企退出参展之列。当然,也有一部分专业人士认为,不应该过度解读万科等房企缺席,缺席仅仅是因为市场比较好、楼盘推出时机与春交会错开等短期因素,如此说来并不特别的含义。

 

2011年,消息传来,万科、金地、招商将可能再度缺席春交会。盛会即将来临,主角却缺席。俗话说,二不过三,这些大牌房企却连续三年不入春交会,可谓史无前例,是否其中真有特殊含义?

 

 

二、谁之错:春交会或是房企品牌?

 

参加或不参加,必然是一个选择。在万科等连续三年缺席现象的背后,究竟是孰之错。

 

或许原因在春交会本身。

 

展销会这一形式的价值在于通过在集中的空间、集中的时间内集聚大量的卖家和卖家,达到降低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从而最后加速交易的达成。根据国土部门的统计,每年的春交会期间都是深圳楼市成交的一个波峰阶段,单日成交上千套的情况屡屡发生。

 

然而,最近三年来,深圳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直接导致了一手房源的减少。而春交会(及秋交会)均定位为一手房的交易会,这直接决定了参展的楼盘数量明显减少。而外地楼盘却是“乘虚而入”,把春交会作为一个非常难得的平台来吸引深圳人士前往投资。与此同时,本房源的减少直接导致买房的压力减少,深圳可以说不愁卖,半夜开盘(不敢吆喝,想买的人太多)、日光盘等现象屡见不鲜。在供需失衡的情况下,部分房企的心态逐步发生了变化——既然不吆喝都能卖出去,我为什么要费钱费心费力地去订展位、设计展位、布置展位和接待客户呢?尤其对于那些大牌房企,本身品牌知名度高、客户认同度高,更感觉春交会如同“鸡肋”。在这一状况下,春交会的交易功能明显削弱。从这一角度来看,万科们别离春交会的确有其道理。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去年的秋交会已经开始求新求变,把原来“一锅端”的展会细分为绿色生态住宅展、教育物业展和民生物业展三个分会场。实践证明,其效果的确有明显提升。春交会,是否也步秋交会的后尘走分众路线,尚不可得知。

 

然而,缺席的万科等是否决策英明,同样值得思索和探讨。春交会,其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其曾经强大的交易功能,更有公司品牌和理念展示功能。从世界展览历史来看,展会的价值不断向“信息传播价值”、“第三方认证价值”、“体验价值”、“理念价值”、“精神领袖价值”等五个方面发展。著名的展会如慕尼黑展览等向参展企业传递的正是这一理念。即使那些行业老大们,那些产品供不应求者都还是列席这些展会,为的是向行业、向消费者传递其品牌形象。

 

万科们如果仅仅因为市场的供需关系而放弃这一展示自我的大舞台,似乎多少有点短视。要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三、重回春交会,塑造长青品牌

 

尽管今年万科等的缺席或将为了事实,然而我们还是呼吁:各位大佬,重回春交会,让业内人士、让置业者能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观摩地产品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