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准备2011年的各项市场活动,邀请了不同的媒体来做Brief, 一场场的闭门会议后,总的印象是:
1 “涨”声一片:如果说CPI还是在低于5%左右的水平徘徊,那么媒体的涨幅基本均在两位数,有些抢手的资源,或者是包装较好,底牌不清晰的资源,可能一不小心会有50%的涨幅,媒介行业是智慧密集型行业,一个比一个精明,因此资源很可能形成马太效应,到好的资源的涨幅往往会托高整个行业的底线,例如每年11月18号的央视黄金时间的招标金额,现在在卫视登广告不少也进入了“低于1000万免谈”的地步,有些号称上半年已经订完,有钱也没招,而一些地方的媒体,没有几十万,方案可能均不好做。
2 媒体碎片化:电视的趋势在下降,虽然数据出来还是相当靓丽,但日常百姓的生活还是心中有数,户外、网络演变出来越来越多的分支,一次好的广告活动要达到较好的Reach, Frequency和CPRP,就必须进行IMC整合营销推广,对于厂家来说,投入将增大,策划将更专业。
3 用数字说话:不用说传统的电视广告,目前已经有较完整的数据体系,各种媒体做提报时,也会端出自己的工具系统,进行相关的数据支持,部分系统坦白说,牵强得很,但说明广告主希望每一分钱花得精明,因此,靠感觉投钱的媒体将逐渐没有市场,这个领域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也将全面带动国内调查行业的升级。
4 合纵连横:以前媒体讲究专业化,个个称为一亩三分地的专家,现在除了继续扮演专家之外,还得横向拓展,例如电视和网络、平面媒体的结合,公车和候车亭的结合等,这样的做法可以开发客户资源,满足客户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
媒体也是一种企业,但可以说相对超前,从媒体的演变格局中,我们也许可以领略到年度的一些格局,对企业的营销也会有不少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