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创意世界》2011年03期】
扎克伯格是谁?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就有点落伍了。那么,你总应该知道比尔·盖茨吧?没错,就是那个曾经多年坐在世界首富宝座上的人,那个让全世界人民用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人。他们两人又什么联系吗?没有!但是,扎克伯格现在被称为比尔·盖茨第二,因为他同样在哈佛退学之后创办了影响世界的企业——facebook。
其实,即使你不知道facebook这个网站,也可能知道两件事。一是,在2010年末,一部名为《社交网络》的电影异常火爆,甚至获得了奥斯卡提名,而这部电影几乎就是以马克·扎克伯格的个人传记,尽管扎克伯格本人对电影颇有微词。二是,在2010年底扎克伯格来中国转了一圈,访问了百度、新浪等国内互联网公司,虽然很低调,但已经在成为当时网上的热门话题。
“社交网络”的那些事儿
先说点题外话。电影《社交网络》应该说很出乎笔者的预料,很难想象雨点般密集的节奏会发生在这样一部以生活中的一个年轻人为内容的传记故事上。电影里面的扎克伯格说话语速极快,思维运转极活跃,处事方式也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应该说电影里面的扎克伯格和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相差不大。这个哈佛大学的电脑天才,为了报复背叛他的女友而写了一些代码,做了一个网站,颠覆了以往的网络交流方式,成就了facebook的传奇开端。
然后呢,就是马克·扎克伯格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现在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超过100亿美元,而他不过27岁),同时他又官司缠身,昔日共同创业的好友分道扬镳,也得罪了最初的合作者。
电影的后边,就是扎克伯格看着自己一手创建的网站远远超过了他预期中百万美元的目标价值,甚至,这个网站已经和google一样伟大。但是,扎克伯格本人的内心却是这样:我成绩优秀,高中最爱编程,造了几个有点小用的软件后,我考上了哈佛. 在大学我什么都不缺,社交?那是上等社会有钱小孩的游戏,我羡慕但我不需要(出自豆瓣某人的影评)。
很显然,虽然扎克伯格可能是一个不喜欢交际的电脑天才,但他创造的facebook却完全改变了人们的交际方式。在facebook上,网络不再是虚拟的代名词,所有的好友都会基于现实中的关系而存在。而这个基于现实关系而建设的网络社交模式正是扎克伯格和最早创始人的分歧点,扎克伯格直接甩掉那两位双胞胎兄弟,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之旅。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不同想法,让交往变得完全不同。
社交网络的那些事儿,其实就是扎克伯格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事儿,也是facebook成长的事儿。现在,这个网站已经有70种语言版本,其5亿多活跃用户中有70%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但是在中国,facebook却只能是一个“404无法访问”的网站,这自然会让扎克伯格感到不爽。
扎克伯格的中国之行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距离谷歌离开中国大陆已经1年多了。中国似乎是一个魔咒,所有在国外呼风唤雨的互联网巨头,来到中国后几乎都要黯然离去,这包括之前的ebay、雅虎等。扎克伯格显然不信这个邪,在facebook在中国还无法访问的时候,就以休假为名来中国走了一趟。
2010年12月20号凌晨,扎克伯格飞抵北京,开始了他的中国之旅。
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扎克伯格率先拜访了中国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公司总部,并与百度CEO李彦宏进行了会谈。随后,扎克伯格又与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举行了会谈。再接着,扎克伯格造访了中国领先门户网站新浪网总部,并在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的陪同下参观了新浪的微博运营部门。
外界普遍认为,扎克伯格的此次中国之行更像是要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的现状,而其并不会与中国科技公司高管讨论任何合作的具体内容。扎克伯格表示:“在中国开展任何业务之前,我个人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中国,并弄清楚哪些才是最应该做的正确的事”。他还表示,自己每天都用一小时来学习中文。扎克伯格认为,中国是全世界非常重要的市场,并表示:“如果将中国这十几亿人口排除在外,那又怎么称得上将世界联系起来呢?”
扎克伯格此次中国之行还是有些神秘的,因为无论是百度还是中国移动、新浪,都没有透露他们具体谈了些什么。不过,新浪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刘奇表示,扎克伯格与曹国伟的会面是为了讨论中国市场,并了解有关新浪微博的情况。他表示:“据我所知,扎克伯格此行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中国互联网市场,并与中国主要的互联网公司进行交流。”
说起来,扎克伯格的中国之行还有另一层原因——他的女朋友是华裔,他可能对中国有某种感情。无论八卦也好,正史也好,facebook进军中国的可能性很大。
Facebook,碎片时代的整合者
如果说google是帮助人们从海量互联网中找到有用信息的话,facebook就是帮助人们从海量的人群中找到有用的人。而扎克伯格的野心就是把世界联系起来,他也做到了——扎克伯格将全球5亿人联系在了一起,他被誉为世界“第三大国领袖”。
扎克伯格之所以能成为“第三大国领袖”,就是因为他整合了这个时代的碎片信息。其实,facebook从技术上来说,并没有革命性的创新,其最大的特点是改变了以往虚拟交际的网络习惯,让人们重新回到虚拟的现实或者现实的虚拟中。而根据六度空间理论,这种真实的关系链却可以网住几乎所有人——只要你上网、上facebook。
国内很多网站已经开始学习、模仿facebook,比如最著名的开心网、人人网,甚至包括腾讯这个不愿错过一切机会的超级帝国。应该说,国内网站对facebook有所改进和发展,也就是属于微创新的概念。对于扎克伯格的造访,他们也都表示没有压力。然而,如果facebook真的来到中国,那些社交网络还会有多大市场?facebook会不会像google一样无奈退出?一切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