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梓荣,你的良心在哪里?


本文系转载,作者王继峰,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26f2850100d67t.html

看过近期《南方周末》,我相信许多读者和我一样会记住一个人的名字:许梓荣。

许梓荣何许人也?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知名动物营养专家,曾获殊荣无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浙江省重大贡献一等奖”、“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等。同时,他桃李满天下:培养博士生19名,硕士生50余名。然而,在这一串夺目的光环背后还有一个不光彩的“光环”,那就是被学术界斥之为“学术败类”!

是嫉妒?还是人身攻击?

不是,的确不是!这不能不让我们为这么一个名牌大学里的名牌教授扼腕叹息!之余,又不能不让我们不为这个“学术败类”怒火燃胸!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许教授为什么让我们发这么大的火呢?现在我开始谈许教授让我们发火的原因。

2月19日,“瘦肉精”引致广州70人中毒,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事故。之后,养猪业内多位专家和从业人员指出“瘦肉精”为行业潜规则,部分散养户和规模化养殖场之染指,情形堪比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那么,“瘦肉精”事件与许梓荣有什么关系呢?

据南方周末报道,“瘦肉精”(指为盐酸克伦特罗,β-兴奋剂的一种)最早由浙江大学的教授传播出去。而许梓荣就是浙大饲料研究所的创办人。

1987年许梓荣到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从事合作科研,两年后回国。在无设备、无实验室、无厂房、无运转资金的情况下,他拿着5万元科研经费,购置设备,租用学校仓库开始科研,带着两个研究生,成立了国内首家高校饲料所——浙大饲料研究所。

“当时我想了解β-兴奋剂是否能提高瘦肉率,并看能否受启发,走别的路。”许梓荣坦陈。

当许梓荣的“瘦肉精”在浙大饲料研究所发端之时,欧共体已经于1988年1月1日起禁止盐酸克伦特罗物质当饲料添加剂使用,认为该类物质虽然能提高畜牧业产量,但却降低了肉类品质,激素残留有致癌作用。随后,盐酸克伦特罗在西方国家陆续出事。1989年10月至1990年7月西班牙35人中毒,1992年该国北部地区又出现232人中毒;1990年秋季,法国8个家庭22人中毒。意大利和美国亦因非法使用而出现过中毒事件。

据MSN健康频道的美国饮食专家MarticaHeaner介绍,盐酸克伦特罗1991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禁止。1998 年,FDA批准盐酸克伦特罗可用于治疗马的呼吸障碍,但任何用药的马此后若被宰杀,不得食用。美国农业部和FDA仍在监测盐酸克伦特罗在动物身上的非法使用。现在FDA网站上还挂着如下申明:盐酸克伦特罗在美国从未被允许在食用动物身上使用。对盐酸克伦特罗滥用于食用动物身上滥用的危险的关注,让美国采取严厉的措施,反对非法销售和使用盐酸克伦特罗。

不知为何,当年的“负面信息”却未引起许梓荣不能说不清楚吧?

那么,为什么国外关于使用盐酸克伦特罗引起中毒等“负面信息”被“许教授们”屏蔽?

许梓荣的解释是:“那时国家正力倡培育瘦肉型猪,我们也不宜和政府唱反调。如果在论文中介绍了副作用,我们(的论文)也发不了,所以我们有一些顾忌”。

与许梓荣们搞研究不同,真正让盐酸克伦特罗开始市场化的是浙大阳光营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大阳光)。

浙大阳光的老板陈剑慧硕士毕业于浙农大(后为浙大合并)。1993年,他挂靠浙江大学,成立浙大阳光。

一位熟知浙大阳光的专家透露,当年浙大阳光的“瘦肉精”销售主要集中向湖南、湖北推广。这两地的猪肉大量销往广东,规模化的养殖场比较多。他曾在浙大阳光供职的好友也因为“瘦肉精”等兽药生意赚了不少钱,90年代末在杭州买了100多万的房子,开上了好车。

“我没有对之进行市场推广。”对此,许梓荣如此辩解。

无论许梓荣是否参与了市场推广,是否在这一次又次的“瘦肉精”事件负有法律责任,但其良心之责是逃不脱的。因为你明知“瘦肉精”对人会造成伤害而没有说明,而选择的是对信息屏蔽。完全丧失了一个人的道德底线,更别说全国名牌大学的名牌教授了!

许梓荣,你的良心在哪里? 

附: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荣誉展示 http://www.cas.zju.edu.cn/sls/rongyuzhanshi.htm

许梓荣简介 http://www.cas.zju.edu.cn/sls/xuziron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