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死板”的禁酒令还有戏吗?
在16日召开的郑州市委常委会会议上,原则通过的《关于禁止工作日午餐饮酒的规定》中规定“公务人员工作日午餐禁止饮用各种酒类或含有酒精的饮品,严禁值班饮酒,严禁着制式服装到公共场所饮酒,严禁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酗酒。” (18日正义网)
“禁酒令”对于公众来说,早已不新鲜,早先河南信阳高调推出禁酒令,并且以半年节约支出数千万元、可以盖若干所希望小学而吸引了大众眼球,随后各地都的禁酒令也陆续出台,让人充满了无限期待。然而,很快大家的热情就冷却了下来,因为人们发现,官场吃喝风并没有多大收敛,官员酒局依旧相当兴旺,直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
近年来,公职人员湖吃海喝现象备受诟病,酒后失态、耍威风事件时有所闻,而事后自己或者有关方面还煞有介事地拿“酒精作用”、平时表现不错、很有工作能力来辩解,某地行长酒店暴打女服务员、某海事官员猥亵少女等都曾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即使在公安部门严禁酒驾新规出台后,官员醉驾肇事案件不时见诸报端,可见,在个别地方,并没有多大实质性的改观。
郑州的新版“禁酒令”,其实同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非要找出什么亮点的话,那就是明确规定“严禁着制式服装到公共场所饮酒”,以及有关官员关于“并不死板”的“补充规定”:公务接待例外。而这两条就足以让整个“禁酒令”变得苍白无力,甚至沦为废纸一张。没事利用公款吃喝,本身就不被党纪政规所允许,某些单位的吃喝风又有多少不是想方设法,打着公务招待的旗号,至于陪酒人员的规模远远大于来客,则更是司空见惯,不久前媒体曝光的某地审计部门的天价招待就是如此。
“并不死板”的禁酒令还能称得上“禁”吗?又能有多大的约束力?不着制式服务到公共场所饮酒,是为了表明不是公款吃喝,还是为了避人耳目?既然是合理的公务招待,何妨大大方方地着制服,既可以显示接受群众监督的坦诚,又可以表明不惧监督的底气?与其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地创新这种根本没有缚鸡之力的“禁酒令”,还不如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