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做一名时尚达人,城市达人,或XX达人很流行。何不试下做一名思维达人呢?只要思维清晰,逻辑通顺就行。
每逢有灾难,“灾难利于经济说”便会重出江湖。日本大地震,有人说,这种大灾大难大损失,对经济建设是有利的。财物损失了,需要重建,建筑物从无到有,于是经济发展了。但用于重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不重建,本来可以做别的事情的。也就是说,用到的这些资源,不管重建不重建,都在那里。但灾难造成的损失是真没有了。一个人的房子被震没了, 要做事情赚钱重新买房子,假设需要二十年,这意味着经过二十年,顶多回到从前,有套房子的水平。而如果没震,本来可用这二十年赚的钱买别的东西。灾难造成的只有损失,没有其他。
时下已流行过的抢盐,有人认为无知。现代社会,对特定产品,大部分人都无知这不足为奇。吃的穿的住用的产品,能了解几种产品的成分、构造或原理?电脑辐射、手机辐射,如何防,人们知道多少?更何况离绝大多数人很遥远的核辐射。所以即使对此无知,也很正常。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很难有自己的思想,很难做出自由选择,只能服从某种标准。当有突然事件时,信息受到管制,信息来源又缺乏,标准又没出,那么跟风,跟从别人不正符合一直所受到的直接或间接的教育?这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
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也难免犯逻辑错误。为什么人们喜欢顺差而不是逆差?他在18世纪时的解释是,人们认为货币代表财富,货币越多财富越多。顺差时货币净流入国内,财富会增加;而逆差时货币净流出国外,财富就减少了。可问题是,为什么人们只关注一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地区,城市,或者家庭的货币流出呢?所以,这个解释是逻辑不通的。但直到21世纪,经济学家仍盲从这种解释。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外国人的不信任,所以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人类只是在面对其他国家时才不时地在贸易平衡问题上才大做文章。
由此也能看出,跟风可不是一般老百姓的专利,学者专家同样会如此。做一名思维达人,这可比专家更专家,比学者更学者。因为,思维达人的思维清晰,逻辑通顺,专家学者也常常做的并不够好。
思维达人的标签: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