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初春,在全国政协举办的“石汉基、石国基捐赠图书和石景宜博士杯书画大赛颁奖典礼”上,我与台湾著名画家李奇茂教授再次相见,十分高兴!
上世纪90年代初,黄胄先生创办炎黄艺术馆,奇茂先生大力支持,请自己的台湾朋友捐赠两扇铜质大门。炎黄艺术馆落成之际,奇茂先生专门率领台湾画家来京,共同举办海峡两岸画展和研讨会。奇茂先生专门率领台湾画家来京,共同举办海峡两岸画展和研讨会。奇茂先生与黄胄先生不仅外貌相像,而且都是出生于1925年,两人在性格、气质和绘画风格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人们称他们为俩弟兄。于是我与奇茂先生也就成了忘年交,至今已有20多年情谊。
2月25日晚,我邀请奇茂先生伉俪到我自得园画室小聚,陪同的还有几位澳门的朋友。
最近从媒体上得知,大陆送台湾的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已落户台北。台湾赠送大陆的梅花鹿和长鬃山羊将落户山东威海。我为此感到欣喜,也觉得有趣,即兴写就一幅画。奇茂先生一行来到画室,便请先生指正,并题写点什么。奇茂先生欣然允诺,看毕画作,提笔写了画名:“四宝长春”,还题跋如下:“辛卯初春,艺友雅叙,老友李府晚宴。酒后同赏延声道兄笔下团团圆圆定居台北,呦鹿吉羊长生大好河山,今又合乐于自得园。众友和掌叫为最绝天下奇构之作。李奇茂题祝”。
奇茂先生虽已86岁高龄,才思敏捷,神采奕奕。我们戏称他为80后,他哈哈大笑。先生为人通达、宽厚、重情义,朋友遍世界,桃李满天下。如今虽年事已高,仍不辞辛劳,频繁往返海峡两岸,致力于文化艺术交流。愿他健康长寿!
以下内容选自我的画集《智者——李延声中外名人写真画集》:
李奇茂(1925-)
台湾画家
延声道兄速写余之近影 有感为神来之笔 甚为佩服 二○○二年五月于富阳 李奇茂
李奇茂:作为一名中国画家我非常骄傲
2002年5月,应朋友之邀,我和老伴去杭州“富春山居”踏青。穿过楼台,恰见一位长相与黄胄先生十分相像的长者迎面而来。那一定是台湾著名水墨画家李奇茂先生,于是我高声大喊:“奇茂先生!” 他先是一惊,然后快步走来,和我热情相拥。我们到底是阔别许久不见的老友啊!
当夜,我们在宾馆晤谈到深夜,在谈话的间隙,我为奇茂先生画了这幅速写。奇茂先生当时就在画上题词道:“延声道兄速写余之近影,有感为神来之笔,甚为佩服。二○○二年五月于富阳 李奇茂”。此后我补写道:“阔别十年,与奇茂前辈在富春江畔巧遇,畅叙至深夜,作此小像以当面请教。延声于富春山居归来并记”。
李奇茂先生和黄胄是多年的好朋友。黄胄创办炎黄艺术馆,有两扇大铜门就是奇茂先生请他的台湾朋友捐赠的。炎黄艺术馆刚落成,奇茂先生就率领台湾的画家来京,与我们共同举办海峡两岸画展,一起开研讨会。以后他每次来北京,都要到炎黄艺术馆。奇茂先生和黄胄老师有着太多的相同点:他俩同是出生于1925年;他俩的长相很相像,甚至连奇茂先生的儿子都非常惊奇;他俩的画风也颇为相近,都爱画动态速写,都爱去大西北,都喜欢画动物,尤爱画气势磅礴的巨幅大作;而且,两人在绘画理念上也极为一致,都强调“生活和艺术的结合”、“思想主导技法”等。这两位画家的画缘,成为海峡两岸艺术交流中的一段佳话。
奇茂先生也是社会活动家。他穿着很讲究,冬天来京披一大斗篷,威风气派;夏天一身洁白西装或黑色便衣,十分精干。他年近八旬而精力十分充沛。2004年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海峡两岸画展在福州举行,我又得以与他见面。2005年他率团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还专程到中国画研究院与我们一起座谈。
我对奇茂先生的艺术经历还是比较了解的。1925年他出生于安徽涡阳,9岁始习中国画,大学时代则专研油画、素描和速写,30岁后更注重于水墨的运用,现担任台湾淡江大学艺术中心主任、台湾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台湾中国孔学会会长和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等职。1987年美国旧金山市为表彰他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特別宣布11月29日为“李奇茂日”。
他对祖国的感情很深,多次表示:“作为一名中国画家我非常骄傲,作为一个中国人是我一生的光荣。”几年前,他为河北邯郸碑林题词“我是中国人”。他真诚地说:“希望来此参观的人,见碑都会默念一遍:我是中国人!”他还专门为拙作《魂系山河》画卷题词“华人血痕”,表达了他的爱国赤子之心。
这次见面之后,又是许久未见面了。我衷心希望奇茂先生能够在美丽的宝岛上安度晚年并不断有新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