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庆由衷高兴”的呼应与认同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前往重庆考察。《重庆日报》对此报道的标题即为《为重庆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

因为重庆是曾经主持工作过的地方、身为中央领导高层的贺国强“为重庆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他的这一表态自然会有多种不同角度的解读。比如,这可以看作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重庆直辖以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肯定,或对近几年来重庆的“唱读讲传”、反腐倡廉、民生建设等方面的高度赞扬。

这些显然是主要的。但除此以外本人认为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社会民众、特别是身处重庆的基层群众百姓,对重庆的这种“由衷高兴”,会有怎样的呼应和认同?不仅是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322日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头版报道中,可以找到重庆市民、农民群众对此的解读和诠释线索。

黔江曾经是重庆最为偏远的区县之一,但在贺国强在任时提出的“8小时重庆”、薄熙来提出“五个重庆”之“畅通重庆”等强力措施推进下,航班机场、高度公路等已让“黔江的偏远”成为一种过去时态。不仅黔江,事实上每个身居重庆的人,都在感受和体验着整个重庆的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建设天翻地覆的变迁。所以,黔江古镇樊家大院“土家饭庄”老板樊佐寒因为交通状况改变而增收的感受,应该是贺国强对重庆几年来基础设施飞跃式发展“由衷高兴”的一种直接呼应。

《人民日报》刊发出来的新闻报道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两家人满含热泪硬要贺国强带上自家产的核桃、腊肉和亲手做的布鞋,并一直把他送上汽车。贺国强满含深情地说,穿上你们做的鞋,走路‘踏实’。”这里描述的场景,同样发生在重庆的农村,武隆县仙女山镇石梁子村困难群众的家中。时隔数年,人均年纯收入从不到700元增加到6000元以上,困难群众家盖起了新房、改善了生活,由此可见重庆直辖之后十多年来的发展,的确让生活在这里的群众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基层群众要送贺国强核桃、腊肉和亲手做的布鞋,除了是党和群众之间“鱼水关系”优良传统的生动描述,亦即是对贺国强“为重庆由衷高兴”的又一个呼应!

新华社记者在对贺国强的考察报道中,描述了他与重庆大学学生探讨如何清除腐败现象。肃反贪腐历来关系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近年来重庆在清理贪腐方面力度很大,薄熙来和重庆纪检机关的铁腕治贪,通常还让人联想到这座他与王立军在这座城市高调掀起的“打黑除恶”。可以这样说,正是“打黑除恶”、警界换血、惩治贪腐等系列重拳的深入开展,才使得重庆这座城市的每个市民对拥护司法公平、社会正义有着从未有过的信心。“打黑除恶”深得民心,而反腐倡廉不仅是在重庆、在整个中国都是深入民心;重庆学子和贺国强这个“中国最大的纪委书记”当面探讨整治贪腐,折射而出的何尝不是“一要干事、二要干净”的整个重庆,对反腐倡廉一种立场鲜明的价值认同?!

要让人“为重庆由衷高兴”,这需要的不只是情感基础、还得有具体的事实基础;而一个地方有没有理由让人高兴,最为扎实、最有说服力的事实,应该就是这里的百姓群众的切身体会和情感流露。从这个角度上说,贺国强肯定和赞扬重庆的“唱读讲传”、“打黑除恶”、“五个重庆”和公租房建设等具体事项,并祝愿重庆早日实现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宏伟目标,其实也是希望“为重庆的发展感到由衷高兴”,能够得到更为有力的呼应和认同?!

〔贺国强在重庆考察时强调:把握主题主线,推动科学发展;坚持干事干净,加强反腐倡廉(人民日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1-03/22/nw.D110000renmrb_20110322_5-01.htm?div=-1

贺国强:为重庆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重庆日报)

http://cq.cqnews.net/html/2011-03/22/content_5924063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