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的标杆企业——万科,用制造业精神来造住宅


    ……制造业就是一种职业精神,老老实实做一个东西,客户所需要的东西,客户会买单,愿意为你付钱…..

2010年,万科实现年营业收入1000亿元大关,这绝对是中国房地产发展最值得纪念的时刻。为什么在一片宏观调控环境下,万科能取得如此好的发展规模呢?我觉得要学习万科的以下主要现象:

 

ü 万科采取主流定位、战略纵深、快速周转策略,不囤地、不捂盘和积极定价;

ü 万科的规模化和快速开发模式。这就如同餐厅中的麦当劳、必胜客,能够快速为顾客提供便利、放心的产品,以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才能实现这样的营业收入;

ü 万科以自住需求为主的产品定位,以及“新盘当月销售量不低于60%”的既定策略,提高“性价比”,满足广大人民的刚性居住需求,中国的住宅刚性需求是无止境的;

ü 万科大胆和大面积采取并购和代建的合作开发模式,极大拓展市场份额。2010年,万科合作开发的项目占全部项目的80%。凭借公司制度和价值观的优势,万科正在中国房地产领域,构筑一座“合众国”,以开放、宽容的胸襟,开创合作共赢模式;

ü 万科在大规模的开发中,保证产品质量。万科大概有45%是工程技术人员。 近五年来万科获取的詹天佑大奖、金奖占全国颁奖总数的20%,完成了75万平米的绿色三星住宅,占全国总量的54%,约60%的装修房应用了标准化产品技术;

ü 万科追求住宅“工业化”,住宅工业化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也就是在住宅的建造过程中大量使用在工厂中生产出来的预制件,在建筑工地像搭积木或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被认为可以提供住宅质量、加快建造周期、减少人工成本,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垃圾;

 

    任何企业光鲜华丽的成绩单背后,都是企业每个员工坚定的往同一个方向使力,才造就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