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TT”到“气管炎”


据传胡适之当年曾策划成立一个“PTT”协会,且表示愿意亲自出仼会长一职,此“PTT”即“怕太太”的拼音缩写。胡适先生当时是社会名流,想搞个不吃财政的“社团组识”,按理说不该是什么难事,可在“大男子主义”根深蒂固的国度,胡先生的价值取向难免成了“异端邪说”,故“PTT”协会终不见挂牌动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岁月如流,时过境迁。如今男人“PTT”(俗称“气管炎”意即“妻管炎”)已不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的男人认为“PTT”是一种“福分”。其理论根据,一是爱太太才怕太太。如果你不爱太太,不怕太太走人,你是不会怕她的。二是太太爱你才希望你怕她,才会训斥你,“别在外拈花惹草”、“别把烟味带上床”等等]倘若换成饭店里的小姐,她能这样管数你吗?一旦太太不管你,说明你这个丈夫在她心目中,已是可有可无了。

由“PTT”协会腹死到“气管炎”流行,这其中自然包含着社会进步因素。但冷静想想,这一个“怕”字却走了极端,即男人不怕女人是愚昧,难道反过来女人不怕男人就“文明”了吗?

苏格拉底的故事耐人寻味:有-次,哲学家正在授课,他的太太忽然闯人,莫名其妙地把苏格拉底臭骂一顿,然后又提来-桶冷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都以为苏格拉底会与他太太动粗,没想到到苏格拉底却风趣地说:“擅长马术的人总喜欢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它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容忍得了这样的女人的话,那么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从这个故事中,你能闹明白是谁“怕”谁或谁“不怕”谁吗?这是个诱人做出简单错判,实质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哲学命题。它告诫人们思维一旦误入“极端”的定式,是非曲直的界线反而容易混淆。

男人女人本该追求平等,平等排斥“怕”的因素存在,彼此有话好说好商量,才是夫妻感情至诚至善相敬如宾的最佳“平衡点”,也只有这样的婚姻之舟才能平稳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