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好合——厦门行(完)




 

DAY3

降温

早餐吃的多福豆花

酸辣汤又香又辣 厚厚的油里面打满了蛋花

 

到环岛路的第一家租车铺租了三辆自行车 目的地是椰风寨

中途去了曾厝垵一趟

古旧的小村庄

唯一找到的吃的就是口头的小吃店

包含主食 菜色总共就10样左右

老板同样是唯一的服务生

点老豆腐时 老板抱歉地说 豆腐还没送来

 

在城市里绝迹的露天台球厅却是这里占地最大的地方

台球桌破旧不堪 四周的木头都已经腐烂

卖杂货的小店里满是脚臭味

标志建筑是祠堂和教堂

 

之所以到曾厝垵

因为这里是豆瓣上所吹嘘的文艺青年聚集地

有不少小老板打着文艺的旗号在这里开个小旅馆

收不菲的房费

所以这副模样实在让人大失所望

 

曾厝垵的祠堂劈了一半给一家咖啡馆

咖啡馆传来的bossa nova和村寨的哀乐奏响在一起

 

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寨被商业所挟持

就像祠堂中的牌位和咖啡香搅拌在一起

变得暧昧 浑浊 尴尬和无奈

 ------------

当天的目的地是椰风寨

夏天去应该不错

我们被风吹的太惨 都要脱水

晚餐赶紧冲到多福豆花再喝一碗酸辣汤

冻的打结的肚子被这碗汤孵化开来

 

一天很累 睡得很香

 

D5

第五天 阳光璀璨 目的地是南普陀和植物园

过早吃了当地特色的沙茶面

沙茶面酷肖麻辣烫和面条的合体

站在小冰柜前依次挑选鱼丸金针菇木耳鸡蛋等等

 

南普陀香火缭绕

拜佛时有假冒的聋哑人在我们手腕上套一根红绳 再要10块钱 算作支持残疾人事业

买下后 “聋哑人”对我们做了一个百年好合的手势

于是立刻觉得还蛮OK的

 

从南普陀再回厦大

坐在湖水前的台阶上

阳光透亮

微微起风就漾起一池碎金

青草奋力生长

两只黑天鹅曲项觅食 自如惬意

 

有学生喊我们同学 请我们帮她们照相

取景框中都是明媚的笑脸

穿着迷彩服的新生飒爽走过 马尾轻轻晃动 头发在阳光下闪亮如金

 

那一刻 觉得青春是有魔力的

蓬勃的力量催化着最无邪

 

没有任何的黑暗和阴影 一切都平静祥和

时光短暂的只能用来幸福

人生除了浪费在金色的阳光下

熔化在绝对的光与热下

没有别的更伟大理想

 

 

人们说话渐渐慢了下来 时间永远不会往前

静止在清澈而忧郁的眼瞳

操场尽头 是一片让人眩惑的金色海洋

只要用力挥动双臂 也许就可以在世界的上空

飘浮起来

 ——雷光夏《老夏天》

 

----------------

<植物园>

下午到了植物园

植物园前有挑担买茯苓糕的

买了进园

 

月份不对 花微微地蔫

但是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就足够了

坚硬的树皮是快感磨砂 摸起来就很舒心

 

我们五个人躺在草地上翘着腿眯着眼睛看着天

对面是哗哗转动的水车

胆小的孩子在水车上踩一圈就一溜烟钻进父母怀里

一个倔强的小姑娘手脚并用奋力转着

我们大声为她加油

她更加卖力 埋头鼓着腮帮用劲

我可真喜欢这样倔气蛮莽的小女孩 像是沉默有力的小兽

年纪尚小 生命力就凝结的足够坚硬

 

进植物园后 路线估计走错了

一直在各种诡异无人的道路中转圈圈 路一条比一条泥泞

但却体会到意外的惊喜

发现一个小寺庙 推门后有一个非常萌的石雕打坐小和尚

在荒无人烟的路上乱走 深一脚浅一脚 踩着小石子

淌水踏桥 竹子咯吱咯吱在身畔响成一片

冬季刚过 植物园被凝得苍翠 没有谄媚的花香 倒也利落极了

 

我们唱歌 我们跳舞

整条道路都是我们的王国

 

晚上在大便餐厅吃饭 猎奇 没有什么特别

回程时一路狂奔 在最后一分钟赶上了乐购的免费班车 正好在我们住的地方下

像是捡到天大的便宜 开心极了

 

D6

呆在厦门的最后一整天

Rainy Day

重回鼓浪屿

在雨中吃叶氏糍粑         

到赵小姐的店买甜点 店内灯光昏暗 但是客人络绎不绝

甜点包装考究 宛若字典

牛皮纸盒子上写着:

“怀念我的祖母 纪念儿时的鼓浪屿”

 

下午到love&me烘焙屋喝午茶 桂花奶茶浓香馥郁

 

回住宿的地方打牌 小酌 叫外卖

我们五六个人盘腿坐在地板上 靠着沙发入神地盯着手中的牌

我们认识于彼此的6岁 12岁 20岁

我们相亲相爱

当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时

那里就像全世界最好最坚固的家

 

 

我要一所大房子

有很多很多的落地窗户

一个房间有有多的吉他

一个房间住着朋友和她的爱人 

——孙燕姿《完美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