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尼美舒利”的论证不要只停留在字面上。(附儿童发热如何选择退热药)


    《广州日报》讯(http://news.sohu.com/20110219/n279416257.shtml) (记者黄佩 通讯员 张雅馨)近日关于退烧药尼美舒利可能会导致肝损害的报道不绝于耳,但是这个药品到底撤不撤市一直未有一个官方说法。昨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独家给本报记者发来传真,表示从目前的不良反应监测来看,未出现异常情况,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正在组织专家对其安全性做进一步论证。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表示,9年期间全省共监测到133例不良反应,但没有儿童肝功能损害病例。昨天康芝药业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一事件其实是竞争对手在捣鬼,而某全球制药巨头就是主角。目前,康芝药业已经向海南省工商局发了该公司涉嫌不正当竞争的投诉信,并在公司官网上发了律师函。该全球制药巨头昨天傍晚回应记者称,公司目前正在了解情况,有进展将会告知。

   这个报道表明,目前的尼美舒利是否致命之争,可能是一个商业的竞争。考虑到之前的有关报道(http://www.meinet.com.cn:8080/news/showNewDetail/531a0f482819da5a01282857cf0e0026.html),在上一次的尼美利舒之争中,康芝药业2010年4月10日称,曾获得的一份药品监管部门的批复。在这份批复文件里,有关康芝药业“尼美舒利”是这样写的:“经检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2001年11月-2010年3月),没有尼美舒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三类药品相关不良反应的信息通报”。这个批复是明显与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的9年发生133例不良反应不符的。而且,有关文献也早就报道了,尼美舒利可以引起儿童爆发性肝炎而死亡的病例(尼美舒利致儿童急性重型肝炎死亡。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年4月第9卷第2期130页)。但是,当时这个批复还是对消费者和投资人起到了很大的安抚作用。所以,我想,这次康芝药业还是会获得一份令投资者和消费者在字面上满意的结果。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不必期待这次国家药物不良反应中心的论证还有什么确定的结果,投资者也不必为此过于担心,而撤出投资。

   尼美舒利是一种前列腺素合成酶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是非甾体类的抗炎药,也就是一种免疫抑制剂。从根本上说,是通过抑制免疫功能,而纠正病毒感染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发挥解热、抗炎和镇痛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的抗炎药一样,尼美舒利在应用时,也是有不良反应的。所以,作为一名免疫学的研究人员,我个人建议,康芝药业等制药企业和药品监管部门都没有必要彻底否认尼美舒利存在任何不良反应,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药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这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所以,我个人倒是希望,有关部门这次论证的时候,专家可以更加开放,而且,不要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应该进行实验研究,彻底弄清楚尼美舒利的副作用和如何避免这些副作用。

   而字面上的论证,对于尼美舒利之所以没有太大的意义,是因为这早就是一个已知的结论了。尼美舒利没有在美国上市,只在欧洲国家上市,而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和芬兰等国都暂停或者停止了该药的使用。而对其不良反应是明确的,有报道的。但退热药市场很大,存在着巨大的商业利益,且尼美舒利的不良反应并不常见,因此在学术界是否完全停用该药,也是有争议。因此,在字面上的论证结论早就有了,就是如同印度一样,还不能确定不良反应的危害,所以,我国的有关专业文献早就得出结论:尼美舒利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研究,作为儿童退热剂的应用还待积累更多的证据(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版):发热的处理。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14(3):306)。所以,从学术的角度讲,药监局如果只是请几个专家从文献论证,其价值是十分有限的。

   我即不是股民,也不是有关部门的官员和咨询专家,所以,我并不care尼美舒利在学术上和在商业上,是否可以用于儿童的退热,作为一名家长,我只想谈谈我对于孩子退热的经验和教训。

   在医学院学习和医院工作的时候,我总是被告知,由于疾病的复杂性,不可以轻易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轻易退热,教材上也是这样写的,我也认为对的。所以,当我女儿第一次发热的时候,我就没有给她任何处理,而是去了儿童医院。但是,由于人很多,孩子高烧,在等待医生诊治之前,就被要求打了一针氨基比林。这当然是正确的处理,但是,氨基比林的副作用比较大,并不是首选的儿童退热药(后面我会解释)。有了这个经验,在以后孩子发热很高时,我就先自己给孩子吃退热药,再带孩子去医院这样才可以扛得住漫长的等待。其实,现在由于白喉等烈性传染病的减少,孩子发热多半是上呼吸道感染。所以,在区别是否是细菌感染后,我一般自己治疗,上医院就是给孩子验个白细胞(没有医学知识的家长不要学我)。因为,盲目滥用退热药可能会发生危险,例如,儿童发生水痘时应用布洛芬,可使A组链球菌感染的危险有所增加。需要大家注意,不要自作主张。

   由于烈性传染病的减少,孩子感冒发热时的退烧药选择变的很重要,那么,如何选择呢?首选,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而三个月以上的儿童,体温≥38. 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有关文献已经帮助大家把儿童退热药进行了分类(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解读版):发热的处理。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14(3):306):

   1. 推荐的儿童退热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严重时,二者可以交替使用。美林等是这一类的制剂。

   2. 不推荐应用于儿童的退热药物:安乃近(主要成分是氨基比林)和阿司匹林。安乃近可引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约为1/20 000)和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的不良反应。2007有关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的系统评价中,安乃近第4位(Ⅲ),目前尚未见关于儿童使用安乃近导致中粒细胞减少的RCT研究。在美国不使用安乃近作为退药物应用于儿童。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较大,可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的危险;同时还可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概率;儿童患病毒感染性疾病时,使用阿司匹林可增加Reye综合征风险。因此,不推荐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

    3.反对用于儿童的退热药:糖皮质激素。虽然各级临床儿科医生意见不尽统一,但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

    4.有待观察的儿童退热药。22-140个月患儿,使用尼美舒利后短期内(10d)不良反应有低体温、消化道出血和无症状肝酶升高。因此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如果相对稳妥的讲,儿童退热可以选择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而不能轻易选择激素和阿司匹林等不推荐的退热药,各位家长应该引起注意,必要时可以提醒医生注意。

    由于需要积累和观察,我自己不会选择尼美舒利,让孩子作为继续观察的试验品。但其他家长则需要自己判断利弊,判断是否选择尼美舒利。但如同很多医生所说,还是应该慎重考虑。

   其实,任何药都是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治疗疾病没有绝对安全的,各位家长应该理解。但家长和医生也应该提高警惕和学习必要的知识,慎重选择退热药物的治疗。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即使有必要的医学知识和正确选择了退热药,一旦孩子病情没有缓解,或者迁延不愈,一定要去具有能力和必要设备的正规儿童医院就诊,以免发生意外。而我自己即使认为孩子只是发热,没有其他的严重疾病,也会带孩子去儿科就诊,听听儿科医生的意见,并尊重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这只是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