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企成重庆发展大马力“发动机”
一个城市有无活力,与决策层是否重视民营企业有密切关系,广东、浙江、江苏经济发展快,无不与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权威机构把重庆直辖前20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称之为恢复启动阶段、初步发展阶段、结构调整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而把直辖后的10年,称之为快速发展阶段。如果前20年被称为重庆民营经济的“从无到有”,那么直辖之后的“提速发展”10年间,重庆民营经济则应视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重庆发展的大马力发动机,吸纳劳动力转移和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但是重庆与沿海地区相比,民营经济发展依然有较大差距。
重庆过去五年,全市GDP、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各项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甚至几番,但有一个指标没有翻番———企业数量只增长了50%,增长不够快。重庆市企业数量不到20万个,而上海有70多万个,天津有50多万个,北京有80多万个。相比其他三个直辖市,重庆企业数量差距太大。民营经济工作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增加民营经济主体数量, 市长黄奇帆在全市工商联工作会议上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使民营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民营企业成为重庆发展的大马力“发动机”。
房地产、汽车摩托车、餐饮三大民营支柱产业的现状,充分显示了重庆民营经济的实力。而在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农业产业、资源开发以及高新技术等行业的涉足,在重庆市民营企业15.42万户,已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13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024个,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768.2亿元,占全市的26%;出口总额达18.5亿美元,占全市的45%。
我认为重庆要发展民营经济,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民企发展慢,一是掌握资源太少,二是缺少核心竞争力。工商联要发展重要作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在法律、融资、技术、维权各方面都要发挥好服务作用。
非公企业五年将达40万户
民营经济成为重庆发展大马力发动机
重庆:亿元“反哺”高新技术企业促创新
黄奇帆:让民企成重庆发展大马力“发动机”
让民企成重庆发展大马力“发动机”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