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理财产品发行和销售火暴,收益率不断走高。在这股理财产品热潮中,上市公司也不甘寂寞,频频出手。中国证券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81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涉及总金额超过300亿元,公司数量和投资总额远超前几年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理财队伍中不乏刚融资的公司,少数公司竟然挪用募集资金进行违规理财。
利差催生投资需求
购买理财产品总金额最大的公司当属海螺水泥,6月15日公司宣布将总金额为40亿元的经营资金用于理财,占公司2010年净资产的11.43%。而操作最频繁的公司莫过于雅化集团,今年3月22日至10月13日期间,雅化集团先后43次购买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理财产品累计近15亿元。
上市公司如此热衷理财产品,短期获取投资收益是主要原因。中工国际201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共计增加收益近600万元。其上半年净利润为1.62亿元。中卫国脉也通过理财获得丰厚收益。今年上半年公司利用闲置资金6亿元购买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及进行委托贷款实现投资收益1117万元。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68.36万元。中卫国脉主营业务一直萎靡不振,公司从去年开始购买理财产品。2010年年报显示,2010年公司投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实现投资收益946万元。
年内已累计购买14亿元理财产品的陕鼓动力12月20日公告称,公司拟购买陕西国际信托和西部信托发行的理财产品4.5亿元,预计年化收益率8%。高收益的驱使,年内包括云南白药、浙江众成和东方市场在内的多家公司上调投资理财产品资金的额度。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由于资金量庞大,多选择门槛高、收益高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之间的利差是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的主要原因。
边“圈钱” 边理财
近期首发上市的公司由于手握大量现金,成为理财产品最积极的购买者。以中小板公司为例,年内投资理财产品的34家中小板公司中,有18家是2010年之后上市。
理财行为须规范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多称是使用自有闲置资金。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未完.
详见中国资金管理网 http://www.treasurer.org.cn/webinfosmains/index/show/3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