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威胁企业社交平台!


  上周,谷歌发布其新的社交网络服务Google+测试版,掀起一股试用狂潮。大多数人在高度评价其应用及功能设计时,并未意识到Google+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企业内部社交工具。著名科技网站GigaOM的作者西蒙·麦凯(Simon Mackie)洞察了这一先机。

  他认为,Facebook和Twitter已经在消费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并不适于工作场合,因为它们很难保障用户隐私和把私人信息与工作相关的信息隔离开来。而谷歌已经围绕Google+的“圈子”(Circle)功能开发出了适于工作的应用,并整合了一些内置的合作功能。

  圈子(Circles):关系管理不费吹灰之力

  Google+曾给人一种山寨Facebook的感觉,但是圈子使人耳目一新。用户可使用圈子来定义一个群组,然后只把特定的状态更新和信息分享给特定群组中的人。而且圈子的隐私控制很容易,可通过一个直观的拖放界面来进行设置,也不限制你所能建立的群组数目。比如,你可以建立一个同事的群组,然后建立一个团队群组,还可以根据需要临时建立一个关于某个特定项目的群组。这在工作中很有用,也许有些信息你只想分享给同事中参与该项目的人。Facebook也有类似的功能,比如“名单”,但跟圈子比起来在用户体验方面就有明显的差别了:Google+的效率性是建立在圈子的基础之上的,但名单就有点像“马后炮”了。

  还有,Google+的用户可以不必征得其他人同意而将其加为好友。这种单向性意味着,你可以看到对方的动态,对方却不能窥探你的信息,有点像微博中的“关注”功能,但接收到的内容更多。与像Yammer、Jive、Chatter等许多专门的企业社交网络应用比起来,人们使用圈子更容易与自己公司外部的人联系起来。

  聚所(Hangouts):Google+的杀手级远程团队应用

  聚所是Google+内置的多人视频聊天工具,允许用户最多可与10人实现同步视频聊天。与其他即时通讯工具不同,你无需要向对方发出信息邀请其打开视频进行聊天,而是可以一直“挂”在视频聊天室里,表示自己随时可以视频通话。如果你的好友中没人在线的话,你也可以让该程序在后台运行。

  它全完是基于浏览器的,所以用户无需再安装其他应用,而且在用于企业内部协作时更加自然而然,也更容易。这也许能够为远程团队建立一个虚拟办公室,允许身处异地的同事们“聚”在一起共同讨论问题。聚所还具有链接和视频分享功能,比Skype的群聊功能方便,而且还能整合到其他应用之中。

  新闻聚合器 Sparks:时刻保持团队状态更新

  这是Google+另一个与Facebook的不同之处,允许用户自定义某个兴趣标签,然后在网上自动搜寻与

  此标签相符合的内容,这让用户分享文章变得更容易了。而且对于工作中的调研或者时刻保持对行业信息的了解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麦凯承认,由于Google+还只是测试版,所以在适用于商务社交方面还远远不够完善,要超越专业的企业社交网络还需要很大的提升。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有点令人意外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