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G20开会,二十国集团周五将发布的会议公报草案显示:全球复苏已放缓。欧元区债务危机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草案称,自上次峰会以来,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复苏已经放缓,失业率处于不可接受的水平;金融市场的压力有所上升,主要受到欧洲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危机已经蔓延到欧洲以外地区,其负面影响在新兴市场有所显现。
显然,欧美的问题与欧美长期奉行的经纪人假设的经济哲学有因果关系,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市场表象逻辑将市场中的利益相关者的实质利益均衡逻辑抛在一边,纵容金融衍生品以及无限制的高福利消费盛行,损害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协调,导致阶层关系的失衡。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高管与雇员的失衡、以及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失衡。
以我之见,欧美问题解决的途径不是政府继续资助金融部门,政府干预已经不能解决市场失灵,在信息化、知识化时代,社会管理国家已经成为趋势,政府不是万能的。而是从经济哲学层面的反思,发挥社会自治、社会企业家的作用,构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机制。而经济学家们更需要反思,市场经济固然好,但是凯恩斯理论已经老了,新古典市场经济学也已经累了,西方经济学显然在理论上没有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提供理论依据和哲学前提,反而为金融投机者、垄断获利者甚至政府干预提供者理论根基,西方经济学面临挑战与革新的时代要求。
当然西方有问题,中国也有问题,中国的问题与西方的问题不同:中国正处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行政本位高度集权如何向民众权利本位的利益相关者权利均衡过度,至今未有成熟的答案,正因为如此,我们目前的经济困境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绩导向的投资与出口战略,来源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与与民争利。公权力对私人权利的压抑与损害比较普遍地存在。市场经济最基础的民众权利结构——创业权、竞争权、交易权、创新权、组织权、财产权、保障权等无法蓬勃生长。公权利领域的腐败浪费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同样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失衡,中国更深层次地表现为官权力阶层与民权利阶层的失衡。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都因为市场主体的权利缺失而举步维艰。贫富差距、干群矛盾不见缓解。
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以为自己比别人强呢?我们的病更难治,需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反思和改革上,而且是系统全面的经济、政治、文化改革。
欧美经济与中国经济——病症不一样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