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大力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形成农产品盈利规模
李华新
一眼望不到头的蔬菜大棚,白墙蓝脊的规模化养殖小区,合理布局的乡村旅游农家乐……金秋时节,行走在李白故里江油市的绵江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新农村美景夺人眼目。九岭镇、青莲镇、太平镇、西屏乡、方水乡等5个乡镇,犹如颗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闪耀在江彰大地上。(消息来源:《四川在线》)
在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过程中,江油市大力实施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经营,示范片蔬菜种植规模达2.58万亩,农业总产值达到5.46亿元。新农村示范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今年将突破万元大关。广大农村群众与示范片内的14家龙头企业尝到了发展的甜头。
在当下如何进行新农村的建设,使得在保持传统农村种植业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城乡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多种种植和多种经营,这也是当下在这个农业示范区中的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任务。
高起点规划使那么看到了新的希望。九岭镇党政办主任罗晓蓉面带微笑:“大宝、中河、景云三村的大棚蔬菜发展迅猛,已达到4000多亩,因为高起点规划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增收的发展之路。江油市因势利导,抓住折耳根这个特色品种,引导农民大面积矮棚种植。苏溪村成立了折耳根种植合作社。合作社统一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组织营销,让农户看到了发展折耳根的前景,群众纷纷加入合作社。由此,折耳根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过去不起眼的小野菜变成了苏溪村的 “金苗苗”。目前,折耳根为苏溪村人均年增收6000多元。
在建设新农村示范片前,江油市就开始引进培育了产业龙头参与到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中。皇钦沅是一家专门从事泡菜加工的企业,有种苗和技术提供、产品回收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皇钦沅公司落户九岭镇后,消除了雷兴安的担忧。公司不仅销售农户的蔬菜,还发展蔬菜3000亩。目前,年加工脱水、盐渍蔬菜1.5万吨,年产值达5000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200人。
不仅如此,江油市还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为产业发展增强后劲。市财政每年分别向蔬菜、獭兔两个产业合作总社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防范基金;允许龙头企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3%—5%、专合组织在利润分配中提取利润总额的20%,作为产业风险防范基金积累;通过扩大参保覆盖面、创新农业保险投保方式等化解农业风险,保障农户利益;市财政还注入7000万元资金设立示范片建设担保基金,累计为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基地建设担保贷款5亿多元,有效解决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担保难、贷款难等问题。
农业种植的规模化、市场化,才会具有市场的效益,而具有连片的集中的种植才会使得过去的那些市场销路不错的农产品,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会有规模化种植才能取得的效益。
另外一个成功的经验是对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农户、基地建立了稳定的产销联结机制。清香园、皇钦沅、五洲农业、骏安农业等农产品加工及物流企业,全面实行了合同订单、保底收购、二次返利的农民利益联结方式。去年,龙头企业向农民返利1200万元。47个专合组织也分别在龙头企业、市场、基地、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和产销机制。
适应市场和生产机制的建立以及政府的出手扶持,都使得江油的农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而农民的增收,更是极大地拓宽了新的农科经济发展的市场销路和致富之路。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