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举债无风险


美国举债无风险
陆善民
关键词:美国债权国债务国风险
美国政府无论是向国内居民举债,还是向外国举债,都无风险可言。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向国内外举债,如果说存在风险的话,最后都转嫁到国内居民和外国债权人的头上,更不会出现无钱偿债的局面。下面作一简单分析。
首先考察美国政府向国内居民举债。这种情况具有一般性,或者说,任何国家向国内居民举债,最后的风险都会转嫁到本国居民的头上。政府的过错行为将由本国老百姓负最后的总责。例如,某个国家发行1亿元国债,期限5年,约定年利率5%,不计复利,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逾期不计利息。不难计算,1亿元国债5年后的本利合计1.25亿元。利息是这样计算的,而反映通货膨胀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相对于上一年度的,具有按年环比性质。所以,如果平均通货膨胀率是4.6%,则居民购买的5年期国债勉强得到保值,没有实际利息收入。而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4.6%,则居民购买国债是作出了无形的牺牲了。这也就是说,国债如果产生风险,必然转嫁给了国内居民。
再看美国如何向国外举债。美国政府向外国举债,不是与外国政府签订借款协议,明确数额、期限、利率、抵押、担保等等事项,更不可能拿什么矿产开采权、投资许可权作为交换条件,而是请你自己开个账户,到债券交易市场上去购买,买卖自由,风险自负。例如,某种美国国债目前的市场价格是100美元,名义利率是5%,期限5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你如果购买了国债后一直不动,5年后得到本息共125美元。如果国际商品市场上以美元计算的通货膨胀率超过4.6%,那你就自认倒霉。如果购买了美国国债后,过了一年半载,有急用,需要抛出国债,而这时候的市场价反而低于100美元,没办法,虽然变现是方便了,但是只好忍痛割肉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市场风险美国政府是不负任何责任的,怪你运气不好。美国靠举外债既转移了市场风险,又壮大了自己。比如中国购买美国国债1万多亿美元,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也花了1万多亿美元,于是有人挑拨说,中国人借钱给美国人打伊拉克。如果有人说日本人借钱给美国人打阿富汗,大家不觉得奇怪,因为他们是盟国友邦。最冤、最可悲的要数利比亚的卡扎菲,他把钱用来购买美国国债或者存入欧美银行,欧美国家再用卡扎菲的钱打卡扎菲。中国人有句俗话: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现在卡扎菲死了,钱还在欧美银行里,问他有何感想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那些钱现在留给卡扎菲的敌人使用了。早把这些钱洒给老百姓,解决东部地区的贫困问题,失业问题,也就没有那么多人起来造反了。等到班加西人揭竿而起了,还宣布给的黎波里的“军、公、教”人员加薪,更加刺激东部的班加西人。对比而言,俄罗斯的普金总理就比较仗义疏财。出口那么多能源、武器,换来的美元没有用中央银行印的卢布买下,然后去购买美国国债,作为俄国的外汇储备,而是拿美元用来改善俄国人的生活,中小学生全部寄宿教育,早高峰不用挤车送孩子上学,也不用“校车”每天接送孩子。……
美国国债的制度设计,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无懈可击,难怪债务国处处主动,频频给债权国施压。(20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