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看涨是未来二十年大趋势
四,房价是否下降了?是下降房价的上涨幅度吗?
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谢逸枫表示:“官方决心坚定,对于楼市调控的表态亦未见松动。11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重申,“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话声刚落,人民日报在8日又连发三文,呼吁“继续严格执行调控政策、规范市场体制机制”。楼市调控的持续,令房价继续承压。
据易居测算,1-10月,全国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同比上涨6.7%,较1-9月下降1.4个百分点,商品住宅成交均价涨幅有所收窄,但是降价不会蔓延到三四线城市,除非会是采取了限购的城市。不过,对于中国房价上涨的大趋势依然不会改变,全国600多个城市,即使47个城市限购,影响也不是很大。中国房价看涨是未来二十年大趋势。”
五,明年投资额是否会下降?为什么?
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谢逸枫认为:“明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会有比较明显的下滑,从数据上表示。目前中国总体经济比较稳定,房地产还没到绑架中国经济,必须靠房地产“保驾”的地步。从房地产行业来看,今年的房地产投资增速比较高,保持30%以上增长幅度。
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预计明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会下滑。一方面是保障房挤压。保障性住房今年新开工的面积比去年增长了72%,明年新开工的面积肯定没有增长。另外一方面是受调控影响。商品住房的新开工面积,目前来看增长速度已经明显下滑了。估计在目前的货币政策下,明年商品住房新开工面积的增长也是持续下滑的,没有悬念。其他方面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
易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10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698亿元,环比(较上月)下降11.6%,同比增长25.1%;商品房销售面积836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6.9%,同比下降9.9%;房屋新开工面积为1.26亿平方米,环比下降20.8%。10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房屋开工面积的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保障房新开工率高达98%,四季度新开工减少;另外房价开始下跌后,企业对后市的预期趋于悲观,投资热情剧减。单论10月,房地产市场的数据表现更为惨淡,保障房挤压商品房。
在财政力挺下,保障房投资在三季度加速推进。财政部11月9日发布的10月份公共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10个月全国财政支出主要项目情况:住房保障支出2653.49亿元(含执行中追加预算形成的支出),增长79.6%(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742亿元,增长1.5倍),完成预算的102.7%。随着前期销售项目后续投入的逐步完成,以及后续项目跟进的减少,明年之内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将是大概率事件。”
据国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全国未开工的房地产用地约为21.3万公顷,其中住宅用地16.5万公顷;未竣工的房地产用地45.5万公顷,其中住宅用地35.5万公顷。按照中国目前的房地产项目容积率平均约1.5来计算,也就是1平方米的用地可以建成1.5平方米的房子。这样一来,当前全国尚未开工的房地产用地应该可以建成大约32亿平方米的房屋,未竣工的房地产用地可以建成68亿平方米的房屋。
2010年全国房屋销售面积约10.43亿平方米,而当前未开工和未竣工的房地产用地可以总计提供100亿平方米的房屋,如此巨大的潜在供应量大约相当于前者的9.5倍。也可以说未来几年内的房屋供给量都有保障。国土部在当前楼市调控已经初现成果的背景下公布这条消息,其用意就是进一步打击房地产市场,让大家都明白到政府调控楼市成定局、未来房价大反弹的可能性不大。此外,最近国土部正在对《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进行修改,目的就是为了加大对囤地行为的查处,确保房屋的供给量,防止未来楼市反弹。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同比增长四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占比明显提高。前三季度,全国建设用地供应605.1万亩,同比增长40.8%。从供应结构看,工矿仓储用地、房地产用地和基础设施等用地,同比分别增加40.3%、14.0%和74.8%,分别占供应总量的34.5%、29.4%和36.1%。在国家重点发展水利等政策带动下,基础设施用地的数量和占比增长明显。
国土资源部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国住宅地价环比增长1.69%,较上一季度下降0.4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率较上一季度亦下降0.25个百分点。住宅地价环比负增长的城市从二季度的6个扩大到12个。截至2011年10月,未开工的房地产用地约为21.3万公顷,其中住宅用地16.5万公顷;未竣工的房地产用地45.5万公顷,其中住宅用地35.5万公顷。按照开发建设周期,这些已供应的房地产用地将逐步转化为房屋有效供应,存销比的变化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促进房价合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