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关注的三大指标


       之前自己谈论股市时,经常谈到三大指标,其中包括:1、年线的运行趋势:上升、下跌或者横向运行。2、指数与年线的关系,因为一般大家以上证指数为谈论的重点,所以我自己也是选取这个指数:指数收盘在年线之上、指数收盘在年线之下。3、A股两个市场的资金流向。

       虽然经常谈起这三个指标,不过,一直没有对这三个指标详细的说明,所以有时和同事聊起来的时候,他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选取这三个指标,虽然有时确实很有效!其实,原理是很简单的:

       1、年线,代表的是最近的250个交易日指数收盘点位的平均数,所以它的运行趋势实际上代表的就是最近一年以来指数的运行趋势。选择这个指标的原因是:可以平滑掉每日股市涨跌对我们观察指数运行趋势时的干扰;更重要的是给出一个时间的范围,因为我们看着指数的K线图时,是很难一眼看出那一段是多长的时间段。

       而实际股市运行中,统计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年线的上升趋势和下跌趋势与指数的整体上涨趋势和下跌趋势是有高度关联性的。注意,是高度关联性,不是严格合拍的。原因也很简单:这是一个比较长周期的技术指标,对于市场变动的反应比较迟缓。

       2、指数和年线的关系,曾有人给过恰当的比喻:就是大盘的工作线---指数在年线之上,我们就可以开始工作投资或投机了,而指数处于年线之下的时候,我们就该下班回家休息了。

       大家打开上证指数的历史K线图就会发现:每一轮的大牛市或者大熊市,年线和指数与年线的关系都给出了明确的提示:年线趋势转向下的时候离场、年线趋势转向上的时候进场;反应慢点的话,在指数跌破年线时离场、指数上穿年线的时候进场;上述两个办法组合使用,也可以让你在大熊市的早期离场、大牛市的早期进场,而不会在5000点进场、1000点离场。

       当然,如前所述,这两个都是长周期的指标,对于市场的变动反应比较迟缓,所以就需要有一个快速反应的指标来解决迟缓的缺点问题。于是就有了第三个指标:

       3、市场资金流向监测。客观来说:这个指标在以前上交所还在卖TOPVIEW数据的时候是非常有效的,后来不再发布这个指数的时候开始,市面上看到的数据就出现各种版本(这和数据监测的软件所使用的方法和水平有关),而且有些数据之间会存在明显的矛盾。至于哪个更可靠,其实常看我的帖子的人应该知道我选谁了。

       资金流向的监测,反应的是当天市场的整体资金流向,代表市场上大部分的资金在当天做多做空意愿的强烈程度。仅单看一天的数据有时会被随机波动所影响,所以也是要看连续多日的流向所形成的趋势。

       运用的时候,先看年线的趋势,这是大方向;再看指数和年线的关系,这代表我们有没有操作机会,胜算大不大;在前两者明确的情况下,再看市场资金流向情况。

       当年线向上、指数在年线之上的时候,整体市场乐观,可以积极做多。这个时候资金流入的趋势参考意义不大,反倒是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了资金的连续流出,就要特别小心大盘会不会出现突然的暴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530暴跌和去年11月中旬暴跌的时候,虽然指数还在上涨、年线也保持向上趋势,但是却出现连续多日的资金净流出现象。

       而相反,在去年9月底的时候,虽然指数不断下跌,年线也还是向下趋势的时候,市场资金却开始不断地流入,随后就爆发了10月行情。

       也就是说,使用着三个指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资金流向与市场的不一致现象,它可以透露很多信息。经常关注我帖子的朋友可以翻旧文出来看看(虽然也不是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