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寄语:高举红色旗帜、走共同富裕之路
高举红色旗帜、走共同富裕之路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首倡“共同富裕”,凝聚全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大同之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帮助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兼顾效率与公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亲民好书记胡锦涛同志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等重要论述为主要线索,系统地梳理和充分地展现六十年来几代领导人对共同富裕的不懈探索和追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目标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共同富裕的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道路也越走越宽广。
共富促和谐,共富稳人心,共富添力量,共富创辉煌。正如社科专家邓伟志所言极是:幸福指数与共同富裕是紧密相扣的,而不能把幸福指数单纯理解为GDP指数。GDP是要的,但要更加重视社会建设,要把社会建设地位向上提,要更加重视幸福指数。我们说,共富是解决生活在底层人的切迫需要,共富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最直接的动力源泉,共富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重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再一次重申。
温家宝称,中国将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保障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好,这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我们要以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7%。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全覆盖,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
中国农建、建设农村、同心同德、共富共荣。这是中国新农村建设促进会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宗旨和要求。
中国新农村建设促进会提出新农村建设的金钥匙是“农村社区化,实行城镇化建设与管理;农业产业化,实行企业化管理与经营;农民知识化,实行市民化待遇与统筹”。并从实践中体会到:只有按照党中央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建设一体化发展、才能够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实践工作路不平,我为祖国唱大风。这是中国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全体同仁的豪迈气慨。
苍天可鉴,大地有情。这是中国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全体同仁的无悔追求。
201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二年的大喜日子。对于中国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来说再过五个月,就迎来了中国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发起成立四周年的日子。因此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高举科学发展观的大旗,在党中央亲民政策的指导下,我们只要坚持依法工作、以章行事、一切艰难险阻都会排除。扎实工作、本分为人、为了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伟大实践的成功作出我们的贡献,把我们的青春和汗水、无怨无悔的奉献给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民主、和谐、繁荣、富强的新时代。在农村广阔的田地里书写出更加优美动人的篇章,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献礼。
我们有理由相信高举红色旗帜、走共同富裕之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让我们团结起来,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竭尽全力。
---------党金国于2011年国庆(作者系中国新农村建设促进会联盟理事长、国内动态调查委员会秘书、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会秘书长
【本文来自】:求是论坛(http://bbs.qstheory.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qstheory.cn/bbs/thread-5835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