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欧洲领导人峰会的各国政府首脑,经过11个多小时马拉松一般的谈判,终于在漫长的讨价还价之后,与希腊债务持有人就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达成了一项协议。
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的协议规定,私人部门投资者将对所持希腊国债进行50%的减记。按照初步估计,50%的减记幅度,将有望在2020年底前,使希腊债务水平降至其GDP的120%。此外,协议还承诺,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再向希腊提供1300亿欧元的纾困资金。
根据协议,希腊同意把实施私有化方案筹得的150亿欧元交还给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来安排使用。但是,国际金融监督机构一直认为,希腊很难筹得其今年初承诺的实施私有化方案所需的500亿欧元,而要交给欧洲稳定基金的150亿欧元资金还不包括在这500亿欧元之内……
这次峰会后,欧洲银行管理局公布了欧洲银行业资本重组的规模。以此规模,重组的资金缺口总额为1060多亿欧元,受到债务危机冲击的国家的银行业所占数字为790亿欧元,其中希腊300亿欧元,西班牙262亿欧元,意大利147亿欧元,葡萄牙78亿欧元。
显然在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中,希腊是最大的赢家。
在这份协议中,与其说是欧洲的那些领导人说服了帕潘德里欧,不如说是希腊总理说服了欧洲的那些领导人。不仅所欠的外债减记50%(相当于变相赖掉一半儿的账),而且在1万亿EFSF之中,还会享有相应的额度。
我们不知道希腊人都说了什么,但似乎希腊人利用了当前欧洲经济存在的致命缺陷,并且做出了一个表率。
通俗地说,希腊的意思大概是:只有这次救了希腊,以后你们才有可能得救,假如这次希腊没有得救,那么你们以后是断然没有获救的可能。你们跟希腊相比也好不了哪儿去。希腊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所以,为了你们的明天,还是先在今天救救希腊吧!
分析人士指出,希腊目前持有一张王牌,如果选择“严重违约”,可能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在欧洲金融稳定机构有足够能力应对当前局势、或者欧洲各国银行增加资本储备前,无论希腊是否遵守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最终都会拨发这笔80亿欧元的救助金。
有经济学家认为,协议的部分条款似乎是建立在乐观的假设基础之上。实际上希腊能否走出危机,其他跟随希腊陷入危机的那些国家是否能幸免于难,决议救助的欧洲与全世界的经济体最终执行得怎么样,都是一个未知数。
其实希腊也好,意大利也罢,首先是本国的事务,欧洲人自己的事务,然后才是全世界的事务,最终才在国际的角度,让其他国家去承担责任,去进行相应的救助。
虽然欧洲人对于自己的事务并不是很负责任,至少不是以同样的精诚团结的态度去想办法救援的。就如分析师所说:欧债危机其实远甚于美国,恢复的前景也远较美国暗淡。
从现在的状况与可见的未来看,欧债危机几乎无解,没有政治统一、财政统一的单一货币与经济体系,如同沙滩上的城堡,看上去再辉煌都难以应对风吹雨打。
面对欧洲债务危机,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去应对。
希腊为了抵制政府的预算紧缩方案,而不惜罢工,把闹市区变成垃圾站,政治与经济闹得不可开交,民众对政府“逼宫”的战争愈演愈烈。政府面对来自民间的压力度日如年。
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紧随其后,如同一个巢里的小燕子,嗷嗷待哺。
意大利执政联盟之间矛盾激化,即使把养老金开始领取的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都要以在议会中大打出手,总理贝卢斯科尼的辞职与提前举行总理大选的承诺为交换条件。
英国议会争论不休,甚至到了必须要经过全民公投的程度,首相卡梅隆也多次强调,救助欧洲的原因也仅仅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英国的利益盘算,这是利大于弊的举措。
德国总理与内阁之间也发生重大分歧,默克尔失去了在国内的民意支持。
欧洲只有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法国,才出于政治的考量而坚定地救助希腊。而法国坚定不移地要支持拯救希腊,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现任IMF总裁拉加德曾经是法国财政部长,另一方面是背后有以中国为代表的银主可以提供资金的支持。
中国呢?
不管是欧洲与中国之间的安危如何紧密,但中国的态度似乎更积极。从官方到传媒舆论,从学者到机构,从政府到中产百姓,拯救欧洲就是拯救自己的言论甚嚣尘上,从总理到部长,纷纷对欧洲事务表示出了援欧没有先决条件,且舍我其谁的态度。
学者们一会儿从经济规律的角度,力谏政府出手对欧洲相救。把欧洲那些政府的命救下来再说别的,而丝毫没有袖手旁观、落井下石的意思。
学者们从政治投资的角度;从进口成本的角度,从对外投资的角度;从外汇储备的一揽子货币投资的角度,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的博弈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人道主义出发,从中国的IMF之内的话语权角度出发,从争取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角度,从未来投资回报的角度,核心就是要告诉我们的政府——不能袖手旁观!
与欧洲的态度迥异的是:中国在经济援助方面,倒是大度很多。按照官方的说法是“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外交部发言人代表中国政府说,中国“始终对欧元和欧元区经济保持信心”,并将“支持欧盟采取一系列积极举措应对当前挑战,愿与欧盟加强合作,共迎挑战”。
对如此积极的反应,欧洲自然也顾不上客气,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负责人克劳斯-雷格林不顾11个多小时峰会的疲劳,在峰会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到机场并赶赴北京。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说,国际社会可能需要新的项目来帮助受欧洲债务危机伤害的发展中国家。欧洲的危机导致全球各地借贷成本上升、股价和出口额下降,即使是远隔重洋的菲律宾也受到影响。
光明网评论员说,高福利的欧洲国家把手伸向了中国。相较于欧洲国家,中国国民的福利待遇与欧洲国家国民的福利待遇相比不知相差多少。因此,欧洲向中国伸手,就颇像一个因巨肥而致病的人,要向一个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营养一般的人借钱,去治自己的营养过剩病症一样。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在10月28日表示,欧洲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自身实力还是很强的,欧洲一些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很良好,所以欧洲不是没有能力救自己,中国拯救欧洲的问题并不成立。
在2010年10月6日的《借钱给希腊,是中国的荣誉吗?》文章中:
希腊享有举世羡慕的温情脉脉的福利模式,享有怡人的地中海式田园生活:与中国的“国富民穷”截然相反的是,希腊等欧洲国家是“国穷民富”的,政府的生活是靠借贷来延续的。比如加入欧盟后,希腊一口气借了3000亿欧元,直到有一天世界人民惊闻希腊政府预算赤字高达GDP的13.6%、政府总债务则占GDP的115%。
希腊这个国家,即使借钱都会保证自己惬意的生活,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们有那个资格。但为什么像中国这样的同样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就没有得到希腊所享受的待遇。
欧洲债务危机,与中国何干?!
欧洲人自己都不想去救,造成危机的元凶却成为最大的受益方。最终倒是由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偏远国家来买单!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似乎正在忘记屈辱的历史,以及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以及当下所遭遇的艰难岁月,我们似乎漠视未来的不确定性,宽宏大度地伸出援手,如此态度确实让国人感觉匪夷所思。
从当前的国际自然与社会环境看,土耳其地震、泰国洪水、欧洲的债务危机,灾难发生在别人身上,却时刻痛在中国人的心中。因为我们都有一种救世情怀。
从救世主的心态讲,对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所发生的苦难,我们都难以做到置若罔闻。如此,我们就无条件地承担起更多的国际责任,哺育世界各国的那些饥饿的燕子们。
悲乎!在中国无条件地哺育别人窝里边的燕子的同时,中国自己的窝里边,待哺的“燕子们”又能指望谁呢!
或者我们这些草根人士,没有那么崇高的觉悟,也考虑不到什么国际政治与人道主义,但我们似乎关注别人的生存状况比关注我们自己的生存状况,要更迫切得多。我们也许太过于狭隘,没有从全球的视野去考虑问题,但毕竟我们是需要先让自己的百姓生存得更好,才有闲暇去拯救别人的。
欧洲债务危机,与中国何干?!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