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翻译业务的质量控制和员工激励
这是一家小型创业公司L,主要业务为软件外包服务,其中技术翻译是公司业务的流程之一。随着业务规模的逐步扩大,相应的技术翻译业务量也不断增长,但是这块业务慢慢变成了公司的一块心病。下面是具体情况介绍。
公司最主要的客户是一家美国公司,它从大型IT公司那里承接外包项目,再通过其设在世界各地的办事处分包给当地的小型供应商。凭借其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它具有定价权和议价能力。技术翻译业务是这家美国公司外包给L的主要业务之一,它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翻译服务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服务价格高于行业水平,但是如果质量出现问题,扣款的比例足以让公司无利可图,甚至在某些项目上的收入无法弥补成本。
但从公司内部资源来看,翻译资源的整体水平不足以让管理层放心。业内人士都清楚,从事技术翻译的笔译人员英文水平都很一般。真正既懂技术又精通英语的人肯定是不会从事这种蓝领职业的。当业务量低时,公司中几个相对有经验的翻译还可以应付,但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必须补充更多翻译人员或将部分业务再外包出去。但无论采取这两种措施的哪一种,都要在流程上增加校对环节控制质量,而这样势必增加公司的成本。这将进一步侵蚀随着人民币升值而不断下降的利润空间。而另一方面,对翻译人员通常采取以字数为基础的计件工资,对于他们来说,翻译的字数越多意味着更多的收入,而这种追求数量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势必会影响翻译质量。重要的是,公司目前没有足够的空间采用以“数量+质量”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也就是说,公司目前的利润空间很难实现“质量合格时的价格让员工满意,质量不合格时的价格让他们心疼”。扣钱扣多了他们就不干了,但是扣少了又不足以达到惩戒的目的。
公司的管理层对此问题非常头疼。请教专家或同行是否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