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厅长都“不腐败”,才不正常呢


交通厅长都“不腐败”,才不正常呢

今日《华西都市报》一篇题为《河南交通厅四任官员被双规均爱炫耀廉政名言》的文章,披露了现任河南省交通厅厅长董永安因涉嫌违纪问题,近期被纪检部门“双规”的消息。

这个标题给人们直接带来两大看点:一是同一个岗位上的四任“一把手”均因经济问题而“落马”,是必然,还是巧合?二是这四名贪厅长均喜欢“炫耀廉政名言”,用民间的通俗说法,那就是“既当婊子又立牌坊”。

当然,我们也不难理解,人类本来就习惯于“缺什么,补什么”嘛,贪官当然更会将“廉政”挂在嘴上了。

实际上,“交通厅长”这个职位早就成高危岗位了。2006年浙江省交通厅厅长赵詹奇被“双规”时,有关媒体即有披露:1998年到2003年全国交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万亿元,但同时也用17名交通厅长相继“落马”,包括四川省交通厅原厅长刘中山、原副厅长郑道访;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原副厅长张有德;广东省交通厅原厅长牛和恩、原副厅长李向雷;新疆交通厅高等级公路管理局局长、交通厅厅长阿曼·哈吉;湖南省交通厅原副厅长马其伟;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原党组书记、副厅长褚之田;江苏交通厅长章俊元;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长、首都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毕玉玺;安徽省交通厅厅长王兴尧;黑龙江省交通厅副厅长王孝慈;云南交通厅原副厅长晋福祥等。而河南省交通厅显然是重灾区,此前“落马”的3名厅长分别是曾锦城、张昆桐、石发亮。可悲的是,石发亮被“双规”,离他的前任张昆桐被判刑的日子,仅有9个月。

交通厅长缘何频繁出事?

一方面,因为厅长手中有“项目”,求他们的人多。这时间年中,国家投入了大批资金用于基础建设,尤其是注重公路网的建设,而实际掌管项目规划采用权、设计单位选择权的厅长,在面对利润丰厚的规划、设计单位时,即使能一身正气,对方也绝不会亏待他的。而最容易产生腐败的,还有招标阶段,腐败贯穿准备、开标、评标、定标等各个环节。社会普遍认为,现在的“陪标”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几乎所有的“陪标”,都是投标人和招标单位相互串通的结果。

另一方面,交通厅长其实和其他岗位的官员一样,缺乏有效的监督机智。而因为“交通厅长”的权比别的岗位大,因此必然更容易产生腐败。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腐败现象较为严重的当今中国,如果交通厅长都“不腐败”,那就只能说明我们的反腐力度还很不够,未能把腐败交通厅长挖出来,那才是更严重的不正常呢。从这个层面看,交通厅长“落马”越多,也能显示中国的反腐力度越大。

从做人的角度看,这些“落马”的交通厅长,都是制度缺陷的受害者。正如邓小平所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这些交通厅长,都是受党教育多年,本来是应该好好“为人民服务”的,可他们却因制度缺陷,而一心“为人民币服务”了,最终身陷囹圄,身败名裂,令人痛心。

推荐导读:
烟草局长1年去港澳18次,赌耶!嫖耶?
十堰市,还有多少人“被精神病”?
海门审计局豪华接待,是权力“互粉”
“反腐满意度逾七成”,您信吗?
4万“小金库”处分仅2000,这分明是鼓励
11岁遭轮奸、被逼卖淫案,咋4年不结?
“土地奶奶”会打破“贪官不死”铁律吗?
重庆宣传部,六年出三个“色贪”正副部长
改判陈兴銮死缓,再显“贪官不死”铁律
重庆宣传部,六年出三个“色贪”正副部长
2010年,部级官员“落马”少
新闻链接:
河南交通厅四任官员被双规 均爱炫耀廉政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