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大跃进”是民意“不在场”的标本
谁来叫停“地铁大跃进”?
北京为治堵大举修建地铁,无锡青岛等多城市也开建地铁或开始规划,地铁造价每公里过亿,调查显示全国地铁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专家称修建地铁应杜绝盲目攀比,杜绝浪费。(1月3日《 山东商报》)
一座城市是否要建有地铁,是不能只着眼于“诱人前景”的,而应该有科学的依据,是因为实际需要,是因为老百姓需要,但出现“地铁大跃进”,显然并非如此。
修建地铁,是有益处,比如可以节省地面空间,最大限度的解决地面交通压力,也能够节约资源。但却需要更多的考虑坏处。建地铁,不能不考虑是否真的方便老百姓出行。如果现有的公交能够满足老百姓出行的需求,建地铁显然没有必要,因为这会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将钱放在改进现有的公交,反而更能方便老百姓出行。事实上,无锡地铁项目平均每公里造价在4到5个亿之间,这也意味着基本上5公里地铁的造价,就可以将无锡市当地的所有公交车都换一遍;建地铁不能不考虑赢利的问题。据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已运营地铁几乎全部都处于亏损状态。目前我国在建地铁项目里,每公里地铁建设的资金耗费一般在4到5个亿之间,有的甚至7个亿,这就大大提升了地铁的运营成本,为了维持地铁运营,只能加大政策性投入和提高票价,由此很多老百姓坐不起地铁。老百姓坐不起的地铁还有多少实质意义?深圳地铁选择最贵的方案受到诟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地铁大跃进”的背后,显然与政绩的错位有关。在某些领导眼中,城市中建有地铁,能够提升城市品位,更能增加自己的乌纱帽份量,因而在自己的任职期内建地铁,也就成为必然的冲动。当然,还有攀比的意味,你建有地铁,我不建,就输掉了。至于以后的补贴等困难,则不在考虑之列,因为他们最想要的就是用地铁为自己的乌纱帽增光添彩。
地铁不是城市最光辉的一面,城市最具良心的恰恰体现在老百姓的出行方便上,所谓的“方便”,一方面是公交便捷,另一方面是低价。地铁诚然光鲜,诚然让城市显得更有档次,但建地铁不能没有民意,不能将民意排斥在外。
对于“地铁大跃进”,专家称修建地铁应杜绝盲目攀比,杜绝浪费,这话谁能听得进去?当民意“不在场”,不具“决定效应”,当建地铁成为政绩,“地铁大跃进”就在所难免。
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11/0103/01/6PEH6G9O00014AED.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