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魁专著: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概论前言


   

 

 

    曾几何时,亚洲是世界的中心,它孕育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文明和庞大的帝国。亚洲人不仅越山跨海,将人类文明的种子撒播在广袤无垠的陌生土地上,更曾金戈铁马,横扫西东

    然而,斗转星移,当西方以工业巨人的姿态步入现代文明时,亚洲却背着古老传统的包袱步履蹒跚,亚洲逐渐落在时代的后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使亚洲惨遭蹂躏和摧残。亚洲难道从此一蹶不振吗?亚细亚,这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还能重现昔日的辉煌吗?

    “日本是个总让世界惊诧的国家。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这个偏居地球一隅的岛国竟一再让他人为之瞠目结舌。日本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虽然面临过难以避免的危机,而且也曾遇到过重大的挫折,然而这时的日本却能够随机应变,继续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其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这是英国学者比尔 ž 埃莫特所著《日本再次沉没》一书序言中的一段话。

    的确,在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日本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在战败的废墟上,选择了以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为核心的复兴战略,博采世界各国技术之长,创造了长达20年之久的经济高速增长的记录,在仅占世界总面积0.3%的国土上,生产出了占世界1/10的国民生产总值,后来居上地成为举世惊奇的经济巨人。

    日本经过5060年代的高速经济发展,已步入工业发达国家行列。从70年代开始,已经从追赶西方发达国家、以出口为主导进行发展的阶段,进入了以技术和经营资源的积累为背景,向国际发展的阶段。

    与此同时,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的4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国家和地区: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突然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经济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

    韩国原是一个资源匮乏、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其经济技术发展实现了腾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跃而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目前,韩国的造船业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半导体行业同日本并驾齐驱,钢铁业奋力追赶日本,汽车业也已成绩斐然。

    韩国经济发展雄心勃勃,计划在21世纪把韩国建设成世界一流国家。前不久,韩国开发研究院向韩总统提交了由该院和财政经济院,以及韩国各界专家400多人共同草拟的《21世纪经济远景构想》报告,提出韩国到2020年将超过加拿大、英国等国,成为世界第7经济大国。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将赶上英国,跃居世界第6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3.2万美元。

    19934月,各国公认的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了有关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题为《新出现的市场经济》的排序报告,中国的排序位居印度、俄罗斯等20个转轨大国之首。有人预计,90年代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将会超过1.1万亿美元以上,将位居世界第5位,从总量上进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

    世界著名预言作家、《大趋势》作者约翰 奈斯比特在他的新作《亚洲大趋势》中以深邃的眼力和精辟的分析预言,亚洲在崛起,亚洲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中心。

    20世纪的大门就要关闭,21世纪的大门即将开启。

    21世纪是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大发展的世纪,21世纪是高科技伴随信息化发展的世纪,21世纪是地球村居民生活水平得以普遍提高的世纪,21世纪是亚太经济崛起的世纪,21世纪是东北亚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世纪......

    当我们即将跨越新世纪门坎的时候,我们思绪万千。我们都关切着时代运转的潮流和我们在此潮流中的机遇与挑战。

    自公元199771香港回归中国以后,中国已跃居为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的世界第4大贸易国。中国申请“入关”已届满10年,最近两年更是快马加鞭,频频叩关。中国即将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将融入世界经济的洪流之中。

    我们的观念、我们的行动能否适应这一形势事关重大。面对新的世纪,不转变观念不行,不加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力度不行。一个新的概念融入我们的思维,那就是使我国的生产要素与东北亚、亚太乃至世界各国的生产要素实现跨国的优化组合,要发挥各国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力量的优势,联手开发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促进经济共同繁荣。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最终要靠企业来完成。面对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大发展的市场机遇,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是:我国的企业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拓宽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我们的企业不仅要在国外寻求原料、技术、资金和市场,还要敢于、善于参与国际竞争。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要认清形势,摆正我们的位置。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要了解国际市场,重点了解包括东北亚地区在内的周边区域市场。

    由于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无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东北亚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专著,因此,作者衷心地希望本书能发挥拓荒作用。本书希望通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大趋势的介绍,希望通过对东北亚乃至亚太市场的剖析,通过对东北亚地区不同国家发展历程、经验的研究,给读者、给企业家、给青年学生、给有志于了解和走向世界的朋友们以思考和启迪。并希望对海内外东北亚问题专家、学者和有关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了黑龙江省东北亚经济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长、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省科顾委宏观经济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亚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彭瑞玲教授,省边疆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边疆经济研究》杂志主编、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边疆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牛德林教授等领导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在研究和写作方法上又试图有所创新。因此,书中定有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19971029

                          于朝鲜罗津—先锋自由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