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回忆(六)-上海


    1月中又再次造访上海,参加法拉利中国第999位车主诞生的主题活动。这第999位车主对我来说可能还没有任何意义,来的目的只因为这个我最中意的意大利跑车品牌。

    看法拉利的发展,总会得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马拉内罗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将公路跑车和F1完美的呈现给大家,一款流芳百世的公路跑车必将把期间的F1成绩拉下水,而当F1获得即为令人眼红的成绩时,此时的公路跑车却是一款无法让真正的法拉利车迷铭记在心的产品。

    一个轮回接一个轮回,但是法拉利依旧是法拉利,无论是娘气的F355还是备受质疑的Testarossa,多年之后,人们依然还会是嘴里喷着不满的脏话细细地品味着它们。那段无奈抑或是振奋的历史总是回荡在它们周围,这就是一种气场,就像是Sassicaia葡萄酒那样浓郁的让人自醉而无法自拔。

    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在第一时间评价458 Italia的造型,而不是性能。激进肯定会引发讨论或者质疑,我也觉得这个外观就像未完成的概念版,让人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分辨法拉利中置后驱跑车的线条。而且当法拉利传统的四圆尾灯依旧被放弃的时候(至今,我对加利福尼亚的整体设计依然抱有无语的态度),更像是刺痛了热情的心。

    Anyway,我倒是把不平衡调整得很好,Testarossa和348ts的方灯不也接受了吗?变革好与坏都是一种新鲜,吸引了眼球,引发了讨论就是一种成功模式。这才仅仅是线条和一些传统细节。DCT变速箱呢?之前那些令人喷鼻血的F1变速箱也被放弃了,抽风似的“捶胸顿背”的换挡感觉离我们越来越远,难道你会因此去死吗?法拉利在创造经典,但是它也是一个卖钱的品牌。既能易控,又可得文化--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而且,对于一般人来说,电子化的大氛围覆盖首先就是为了满足浅层次的追求。很多时候都是 乐呵乐呵得了(不包括法拉利等纯种跑车)。

    我的458理解就是一切为的就是性能,为嘛看它长得是否好看?那线条除了实现车的轮廓之外,所有都是为了提高下压力。

    不聊了,懂法拉利,其实挺需要时间的。

全场除了GTO之外,最爱的法拉利。550的确被当作浮土了一段时间,但是575M绝对是爷们儿!那种用原始的感觉去驾驭一辆技术时髦的车,这的确很令人感到其妙。这是肿末回事儿?因为I like masilalati kuachoupotei,爷就是没钱,要是有钱7系、S级跟总裁一样买一辆,天天开半自动变速箱的总裁上街飙去~下午的999车主发布会放在了外滩27号罗斯福之家的八楼。总是会觉得这是一种险恶的美:-D以下是法拉利各时期的冠军奖杯、方向盘和头盔,字儿看得见,我不解释,详细内容可以快速查阅wiki,行家则有更隐秘的渠道了解历史,嘿嘿。

来这么多次上海,第一次在外滩走路。租界给我们留下的就是浓重的欧洲历史,看过了国内各种风体的建筑,再转头看外滩的条条路路总是觉得味儿正。罗斯福之家,只是了解是罗斯福家族在中国的投资之一,也是家族在中国的总部。罗斯福家族在红酒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罗斯福之家拥有全亚洲最好的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