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雅茹:新“知本家”的底色生活


  当她将城市的一切远远抛在身后,在她的内心里,辽阔才是她梦想里的感受。正如她向记者所讲的那样,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种叫冒险的东西,不在乎在哪里出发,不在乎到哪里结束。在她看来,那只是她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途径。

  上海雷辣婆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雅茹是个乐观的人,因为即使讲述过去的艰难时刻,她都同样微笑着,仿佛那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不过,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估计也很难从那样的艰难时刻走过来。

  和雷雅茹的交流是顺畅而自由,她的思维是活跃而跳动的,她的仪态是成熟而娴雅的。一眼看去,她是那种干练而又富有活力的女老板。话音柔中带刚,阳光而又豁达。她说话语调很轻柔,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是纤细而柔软。见她第一面,你决不会想到这是个叱诧商海多年的重庆女娃子,更无法相信她曾经为爱独闯海南岛,为事业勇闯上海滩。并且成为中国继宋庆龄之后,在联合国论坛发言的第二位中国女性。

  讲起自己的经历,雷雅茹娓娓道来:“经历是一笔财富,对我而言都是一次重新梳理的机会。”其实,追溯雷雅茹过去的经历,这位“追求体验与梦想”的女总裁确实做到了每个阶段里的最好”。

  正如她自己所言,她是水一样的女人,或至情至性,或率意而为。

  成长在海天之间

  尽管雷雅茹不愿提起,但在她人生经历中,并非过去的一切,都可以挥一挥手一笑置之的。

  1990年,在海风中婆娑起舞的的椰树叶迎来了一个22岁名叫雷雅茹的美丽文静的女孩。一个毕业于外语专业的高材生。跟所有追求事业梦想的人不同,她是追随爱情而来。见到她时,男朋友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平时除了会撒娇,什么都不会做的女孩子竟然为爱表现出刚强的一面。而在雷雅茹的心里,她的朴素愿望就是当一个好的贤妻良母,为爱人能成就一番事业。在两人默默的凝视中,他们实现了对彼此永远的承诺。

  在海南岛的日子里,和所有女孩子一样,对爱情满怀憧憬的雷雅茹,满脑子都是文学作品中描写过的并带有玫瑰色彩的爱情童话,沙滩上,一行行清浅的脚印使爱更加夺目。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平日窗外那看似平静的南海碧波中的宝岛也会掀起让人心碎的风暴。一天,正在公司上班的雷雅茹突然接到电话,她生命中挚爱的人在一场车祸中永远地离开了她!

  那天,雷雅茹把头深埋在双臂下,放声痛哭。而窗外的大雨也是哗哗地下个不停。

  半个月后,雷雅茹独自来到了海边,她在蔚蓝色的纸上写下了一首诗:“我会耐心地等待,像茶杯一样地静默着,盼望着你回来抚慰着我,并等待你把我唤醒!”然后,她把纸折叠成一艘象征着心愿的小船轻轻地放在海里,并看着它一点一点地飘向远方……

  在那段痛苦的抉择中,雷雅茹曾想一度想离开海南。而这时,高中毕业的弟弟却来到海南并想报考海南警校。为了年幼的弟弟,雷雅茹做出了连自己都惊异的决定:留在海南。她要用自己的坚强来实现走向生命的独立。就这样,自信一定要找到商业投资机会的雷雅茹开始了打点自己的光明事业。

  1992年,非经济专业毕业的雷雅茹选择了金融行业,去一家金融公司应聘证券从业人员,在那场特殊的招聘会上,经过面试和复试,她凭借着思维发展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在报名的几百个人中脱颖而出。正如电影中的场景切换一样,年轻雷雅茹的商道生涯也被切换进了另一个轨道。

  在证券公司做内刊编辑时,雷雅茹将自己负责的内刊在业界做的风生水起。短短时间,就在经营上实现了赢利。在搞好编辑业务的同时,雷雅茹慢慢地开始自己操盘交易股票。对一级市场的敏锐把握和对产品分析的独到见解,让原本对证券市场一无所知的她在股票市场声名鹊起,许多公司找上门来委托她代购和推销股票。25岁时,她轻轻松松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按照金融证券业的惯例,一个刚进公司的职员要跻身中级管理层至少需要几年,还要拥有经济学硕士学位。雷雅茹只用了1年时间就做到了。

  看到雷雅茹取得出色成绩后,在评介雷雅茹工作时,雷雅茹的香港上司曾经这样写道:之所以看中这个没有一点金融知识的中国女孩子,因为她既会讲英语又会讲中文。而且这个没有经济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居然可以做得那么好,这很让我吃惊。

  提起那段经历,雷雅茹回忆说,“首先,我完全相信自己可以做好这个行当,其次,我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和知识,可以去做没有人做的新空白地带。”

  此后,雷雅茹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开鲜花工艺品画厂、做文化传播公司……飞扬的年纪,开着象征财富的奔驰轿车在海南的旷野上呼啸而过,事业的成功让她开始习惯另一种精彩。

  那时,经营中的雷雅茹感到生活充实而又忙碌,年轻的她就好像站在舞台上表演获得满堂喝彩一样。她多希望生活就这样一直延续,快乐,顺利,没有太多的障碍。然而,人生总有不如意,这一次,雷雅茹没料到会轮到自己身上。

  1995年夏天,雷雅茹被朋友拉去医院做例行的身体检查。她万万没想到,在拿到医疗报告时,她在医生闪烁不定的眼神中感觉出一种不详的预感。果然,她的泌乳素比正常人高3倍——初步确诊是她患了脑垂体肿瘤,极有可能双目失明!

  雷雅茹不信,她要求复检,结果还是同样的诊断。那一刻,雷雅茹觉得真是痛不欲生,她不明白如此沉重的打击为什么会接连发生在自己身上。

  那段时间,一想肿瘤的事情,雷雅茹就发现自己好象真是像是医生诊断的那样:头昏耳鸣、视力急剧下降,到后来,连车也不能开了。那时候,许多人看她就像看一个癌症病人一样,越是安慰她,劝她想开点,她越是受不了!一时间,她也有了万念俱灰的感觉。

  屋漏偏逢连阴雨,雷雅茹投资的鲜花工艺品画厂因为合作分歧面临解体;投资热得发烫的期货却全盘皆输;脸上莫名其妙长出了大块大块的红斑,医生误诊说是红斑狼疮,白血病的一种…… 命运的一再错位,让她再次感到幻灭。她觉得自己突然被抛到一条长长的地底隧道,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伸手想抓住点什么,却什么也抓不住……

  当时,雷雅茹也觉得人既然到了这份上,还赚什么钱呀?得了吧,好多东西不就是这么回事了,不能改变状态,只能改变自己,死守,抗争结果都是不好,在顷刻间,她萌生了退意。

  1995年,正值秋日,这是雷雅茹最难以忘怀的一年。当雷雅茹在海南的办公室内,眼睁睁的看着她请来的搬运工一件件把自己的家什搬空,她只是给自己留下了一盏小台灯。随后,雷雅茹把家里的大门锁上,然后打车直奔机场。瑟瑟的秋风从车窗外迎面吹来,让雷雅茹感觉的秋天的凉意。于是,雷雅茹选择了“坦然而非撕心裂肺”的离开。

  万里路后更精彩

  1997年,上海闵行区外围,马路未通、高架桥正在修建、周围大片农舍农田……一个瘦小的女子骑着摩托车,满面尘土来到政府招商办。接待她的官员看到这个学生模样的女娃娃,很友善地说:“我们这里不招实习生……”女娃娃一脸认真地说:“我是来投资的。”招商办的官员惊讶得一口茶水差点没喷出来。

  无论这个女娃娃怎么说,招商办的官员还是不相信。他们问:你大人呢?女娃娃说,我家大人不做这个。他们又问:你是法人代表吗?女孩说是。董事长也是你?女娃娃说也是。听完女孩的话,招商办的人都笑了。然后半信半疑地又问:你长得像个小孩子,怎么看你都不像成年人,你真的可以确定嘛?女娃娃说,我真是来投资的,这不我都把定金带来了。当他们看到雷雅茹把钱真的交了,招商办的人开始相信了。

  这个高中生模样的女娃娃就是几年前的雷雅茹。她想在这里建一家大型的餐饮店。

  一个长的和小孩子一样的女娃娃,拿着上百万的现金来投资。这无疑成为了当时上海闵行区招商界最头号的新闻。当时什么传言都有,有的说这女孩长得特漂亮,是别人捧的,有的说她家里特有钱,根本不在乎,这些钱是拿来玩玩的,但没有一个人,说这个女的,第一是积德,第二个是创业做这个事。

  在生命沉底的日子,1995年,雷雅茹在深圳幸运地遇到了一份爱情,日后成为她丈夫的人不离不弃的陪伴和鼓励,让她终于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而更让高兴的是,她被医生判为的绝症,到头来却是误诊。命运又和她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于是,这个不甘于事业寂寞的女孩子,又开始满世界疯跑,从湖南、广西,到香港、泰国、美国、加拿大……人在旅途,过去的挫折与伤痛慢慢淡化,年轻的心又开始鸟语花香。走越多的路,看越多的风土人情,雷雅茹越强烈地感觉到:生命需要张力,不管不问就会无声无息地消沉;与其活在生命的未知数里,不如活得更主动。经历过最绝望的深渊的人反倒容易跳出命运的安排大彻大悟。

  雷雅茹决定再次创业。这次她选择了以前自己“很不屑”的餐饮业。经过病痛和生死的考验之后,她忽然有了一种醍醐灌顶般的顿悟:传统行业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比那些为少数精英服务的行业更有价值。当时闵行区正在开发之中,餐饮业极不发达,人们要想吃得价廉物美,往往要跑到很远的市区。一但想好的事情,就要马上做,我不想给自己太多思考的时间,因为想的越多,越难离开。”就这样,带着周围人的不解和疑惑,也带着对自己的充分自信和执着,雷雅茹开始了二次创业。

  1997年冬天,上海雷辣婆火锅酒楼正式开业。开幕庆典上,雷辣婆举止典雅大方,言谈间笑语盈盈。锋芒初露的雷雅茹为雷辣婆品牌的成功延伸揭开了灿烂的一页。作为雷辣婆家族的第七代传人,“雷辣婆”火锅城一开业就吸引了无数的目光。多年来,雷辣婆神秘低调的商业传奇既屏蔽了外界的好奇,又激发了外界的好奇。不过,业已长大、成熟的雷辣婆家族接班人雷雅茹,则渐渐以理智、从容的姿态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对于成功的让雷辣婆这样一艘百余年“老船”改变了航向成功闯滩上海。或许,这正是雷雅茹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事业风格。

  雷雅茹凭着自己敏锐的的商业触觉,开火锅店,做特色中餐,看准时机迅速实现品牌扩张,并率先一步开出餐饮分店。接着,又创办文化培训中心、经济型酒店,把“雷辣婆”品牌延伸到餐饮娱乐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参透了生命真谛的雷雅茹,这次一路顺风顺水,财富大门轰然向她洞开。“雷辣婆”的霓虹灯灼灼耀眼,成为当地餐饮娱乐的代名词。而雷雅茹也以其特立独行的风格在上海的企业家圈子里有了响亮的名声。

  2000年底,雷雅茹迎来事业高峰。这一年,她被中国政府选为唯一的企业家代表推荐到联合国第七届青年企业家高峰会。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企业精英,雷雅茹用流利的英语讲述自己的商业人生故事。她的执著和坚强打动了每一个人,大家用潮水般的掌声表达对这位中国姑娘的尊敬。那一刻,雷雅茹发觉所有的苦难和磨砺都变得无足重轻。生命的价值得到认可,生命也就有了坚强的理由。

  雷雅茹是继宋庆龄之后,在联合国论坛上发言的第二位中国女性。事业上的成功带来如此殊荣,名气反过来又促进了事业飞速发展,“雷辣婆”的生意更加兴旺。

  然而,就在财富和名声如日中天的时候,雷雅茹又一次出人意料地宣布退出商界。她再一次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而且这一次消失得更加彻底,连手机都停用了。外界流言四起,说雷雅茹移民到美国了,又说因为偷税漏税被公安机关抓起来了…… 而此时,雷雅茹正安静的躺在家里静养。她要当妈妈了。

  当记者问她怎么舍得下大好的赚钱机会,她很惊讶地望着记者,说:“我觉得没什么呀……”仿佛那本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雷雅茹说,她热爱经商,但那只是她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途径,她总能在物质和利润的诱惑中从容进退。她至情至性,率意而为,而商业就像她的一件心爱玩具,喜欢,却不痴迷。从具象到本质。

  从孩子出生到1岁的这段时间,雷雅茹体验着生命的阵痛和欣喜。看着孩子咿咿呀呀学会说话,看着孩子张开双臂蹒跚着步子一边叫着妈妈一边向自己走来,雷雅茹的心中充满了爱的光辉。远离商界的日子,雷雅茹完全不去考虑生意上的事。正是这种远离,让她两年后重出江湖时,对商业有了更加清醒和超人一等的认识:“传统产业必须构筑高科技的竞争门槛。” 于是,雷雅茹复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她把目光锁定在既有品牌“雷辣婆”的“辣”字上。大多数企业都简单使用辣椒,最多是把辣椒加工成辣椒酱、调料等食品。雷雅茹越过这些具象的东西直达本质。她发现辣椒中有一种稀有元素,这种元素可以广泛应用到医疗、军事等多个领域,如关节药、催泪弹等,掌握了这种提炼技术,就等于掌握了一个产业的命门:这正是雷雅茹要的高科技技术门槛!

  她迅速为集团制定了新的发展模式:整合资源,打造一条辣椒产业链,容纳该产业链上高中低端辣椒以及辣椒元素应用产品,以高科技抬高竞争门槛。雷雅茹开始朝着她的梦想一步步前进。为此,她走遍中国辣椒盛地,拜访国内外辣椒研究的专家;创办中国首家民间“辣椒研究院”,凝聚了一批业内顶尖专家…… 在雷雅茹的带领下,她的专家团队掌握的辣椒元素提纯技术,提取纯度超过99.6%,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一举获得国家专利;另外还有辣椒元素应用于防污环保涂料的专利技术,这个技术一旦市场化,在整个国际市场上有着无法估量的前景。

  近年来,“雷辣婆”已经与一些国外等国际投行巨头进行了业务接触,在雷雅茹看来,雷辣婆只有国际化才有更大的发展。但她知道,单纯靠发展辣椒酱也是不够的,必须寻找高科技食品的发展路径,用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来进入国际市场。

  雷雅茹说:“只有第一名才能活下来并被记住,我们要形成竞争绝对优势,到那时每一个吃到我们好吃不上火的雷辣婆辣椒酱时,那将是什么价值?”

  帮助别人同样伟大

  经过多年商海闯荡,从掘得的第一桶金100万元开始,发展到目前数千万身价。在外界的眼里,雷雅茹身上一直被笼罩着财富神秘的光环。每一步除了给雷雅茹带来名声和财富外,也让外界对她充满了期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雷雅茹则对此表达了鲜明的态度:“其实,财富对于我的意义并不是很大,赚取财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先要做个好人!我的性格里‘闯’的精神还是多些,我追求的是体验,虽然许多事情不见得是人生最辉煌的那一刻,但我要在上苍给我的每个阶段里做的最好,不辜负这个阶段时间对我的恩赐。”

  短短几年的发展,上海雷辣婆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横跨食品、酒店、医药、教育文化、艺术品收藏等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身为董事长的雷雅茹,已经不必再为具体的操作细节操心。她将企业的日常管理交给高薪聘请的职业经理人,而自己抽身出来进行更高层面的战略整合。这个每天必回家陪孩子的女子,正以一种温和的力量从容地驾驭着通常是男人们操控的商业世界。

  雷辣婆品牌的成功,加之个人的名气,雷雅茹多次被上海电视台“财富人生”节目等多家媒体邀请为嘉宾。在说起这事时,雷雅茹说:“参加这个节目后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当你从电视上看到自己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很多的问题。它可以在三个月之中浓缩你三年、五年跟别人打交道,与别人相处去解决问题的能力。‘雷辣婆’到目前为止还只能算是一个优秀的企业,但是优秀不等于完美,特别是在商业模式、市场竞争和品牌方面,都需要进步提升。”在雷雅茹看来,通过这个节目,对自己有了认识,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说,十几年前第一次踏上海南时,雷雅茹是为爱寻梦,现在的她,是带领一群人在寻梦。

  其实,在雷雅茹的生意字典里,无论做如何生意都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在她的心中,修行、修德、修身都同样重要。“如果一个人的格局像个杯子,格局也就是水的容量,如果格局扩大到一条河,那容量将是无法想象。任何一个女性比我强,我一定对其抱之是欣赏。修行可能对我来讲,是一种心灵的平和,而不是功利。”雷雅茹说。

  喜欢哲学的雷雅茹称自己有无穷的好奇心,对未知的事物怀着强烈一探究竟的冲动。她阅读大量商业书籍商业杂志,交往各界朋友,并总能得到他们的信任,无论走到哪个城市,她都能迅速形成自己的圈子。

  200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喜欢哲学的雷雅茹接触了佛文化,很快就浸淫其中。通过习禅她完成了多层面的原始积累,也用心领悟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之道,这让她在后来的事业受益不少。在谈起2004年一个职业策划人直接让雷雅茹投资损失几百万的项目时,雷雅茹并没有表示出过多的埋怨。她只是平静地总结到:“当时,我的禅悟还不够,我听从了脑,舍弃了心之所向。”面对一些棘手的商业纠葛,雷雅茹没有多想,只是自然而然地拿出她的善意、她的诚挚,结果,她灵魂中光明的力量感染了别人,棘手的问题奇迹似的迎刃而解了。

  谈起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禅文化修炼得出的参悟时,雷雅茹说:“对于禅学,当代人是有误解的,以为禅学是消极的,其实禅学讲的正是珍惜当下,生命是无常的,所以要把每一刻当做最好的时刻来对待和享受。”在加拿大度假时,她也迅速融入了当地的慈善活动。她认为,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家是教导型的企业家,很多员工都尊称她为“心灵导师”。她希望能把自己正在所学所悟的东西传播给更多人。在她看来,帮助企业客户成长,比带领公司赚钱更让人有成就感。

  采访中,当过教师的雷雅茹对文化教育培训也是情有独衷:“文化教育类是我的内在价值观所追求的,赚钱的行业很多,但唯有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和命运。所以我比较喜欢。当人去参与一个有意义的事情,不管它会不会增长财富,都能给你带来有价值的东西。通过这样的使命,我可以把企业建设成一个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司。”而她旗下的新雨教育培训中心以及后大学教育训练机构则更是专注于大学生职业规划定位、企业家内在心灵修炼课程研究实践。

  “如果哪一阵子你找不到我,那我一定是正在北大、清华、哈佛或者剑桥听课。在那种氛围里,上课,看书,打球,吃学生食堂,思考一些问题,真是享受啊!”雷雅茹神采飞扬,心态的年轻让她充满着感染力。”

  2008年5月,雷雅茹组织了上海1400多人的商界、佛教界慈善集会一一“让灵魂跟上脚步”论坛。名士如云、善举如雨,千余人8小时的大会,全部由她领导的志愿者完成组织联络,人头攒动+,她指挥若定,满是内心的从容与自信。其间,三分钟内为汶川地震灾区筹得大量善款。于是她悟到:“我们总是习惯用逻辑、用知识来评判操作事物,前期也许能成功,但真正成就大事业的,还是要用内心的力量。”自此,她更专注于禅。

  如果没有特殊的商务应酬,雷雅茹几乎是雷打不动地和女儿一起度过。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从关注入手,女儿的每一点成绩,在幼儿园受到的每一次表扬,她都会记在一个特殊的本本上。她要让女儿知道妈妈对她的一点一滴都是很在意的。雷雅茹告诉记者:“家是她最放松最惬意的地方。其实陪女儿的时候,我们母女俩常常是在同一个房间分别做着自己的事情,但空气中弥漫着的深情却让我们彼此心满意足。我们现在几乎是彼此的‘伴儿’了。只要有可能我会尽量跟她分享自己每一个幸福的感受,媒体上对我和雷辣婆的报道我都会念给她听,让她知道妈妈做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常讲经济效率、生产效率,也要讲人生效率。人生苦短,要有效地工作,有效地生活。”雷雅茹有所感悟地说。

  采访中,雷雅茹给记者的感觉是,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充满雄心的商人气。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交友畅谈。除了忙于发展现在的工作,雷雅茹甚至已经想好以后要做的事情。“三十多岁的时候首先把公司做好。四十的时候,我可以做些文化教育培训帮助大学生去创业。然后我还会以通过学禅得出的体会投身慈善的工作。如果有可能,我将和一些有识之士共同建造一个禅修学院。”

  “我停不下来,也不想停下来,生命匆匆,人来世上一趟,总应该为世界留下些什么。产品、形象、股票,这是企业要经营的三件事情。我们希望在未来,读者在看到我们发布的新闻稿时,还可以了解甚至能直接购买到企业的产品和股票。等我退休后,我要去当客座教授,周游世界,撰书人生”。面对记者的采访,雷雅茹难掩内心的激动。

  在结束访谈前一分钟,她告诉我们她的书即将面市,书中主要讲的是如何做好一个CEO的同时兼顾家庭和孩子的教育。我们祝福并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