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星河会,加入慈善大家族
一、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困惑:地产行业比别的行业更缺乏慈善心吗?
似乎这是一个无需论证的命题。在公众眼中,地产行业最大特点就是“既赚取暴利又十分缺乏慈善心”。这样的角色导致很多在这样行业工作的人士倍感压力。著名的职业经理人罗雷(前百仕达营销总经理、红树西岸等经典楼盘的制造者)在《一个地产职业经理人的困惑》一文中叹息道“我从事过诸多行业,唯有地产业让我内心充满困惑和不安。因为在中国,这是一个背负了太多道德压力的行业,你几乎无法从事业的成功中获得那种简单的快乐。”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句话在新浪微博上引发了数十人的跟帖,可见这句话道出了多少地产从业者的心里话呀!
而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的一幕也是让我等和地产业有着千丝万缕关系者久久不能忘怀:一位女嘉宾对自己相中的男嘉宾唯一的要求就是“我希望你能为我改行,不要再做地产了,好不好”,而在男嘉宾毅然地表示愿意“金盆洗手”后两个牵手成功,幸福地走向后台。而此时,我等地产人却只能“掩面而泣”。
如何看待地产业的道德水准?如何判断地产业的慈善水准?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也许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通过行业间横向比较来获得一个客观公正的结果,但这不是最好的方式。
二、星河集团:用行动反驳偏见
对于一个地产公司来说,面对如上的偏见,仅仅用语言和逻辑去反驳是无效的,反而授人以柄,给公众以煮熟的鸭子嘴硬之感。即便打赢了口水仗,却会输掉认同感。
行动甚于一切。星河集团作为地产业的一员,深知这一点。星河集团多年来一直坚持“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理念。星河集团多年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慈善和公益是星河的光荣传统。根据官方统计,从公司成立至今,为了贫困山区儿童教育,抗险救灾等等,已经累计捐款超2亿元,星河地产所散播出的爱心,遍布大江南北。
蓦然回首,无处不见星河集团的慈善身影:
—— 2010年12月22日,星河集团向新疆喀什市人民政府捐赠200万元,此次捐赠款项主要用于喀什市政府建设当地的慈善公益事业。
——2010年12月24日,在《海洋天堂》慈善首映礼上,星河地产现场为李连杰壹基金捐助100万元善款用于支持壹基金的公益慈善活动。
——2010年6月1日星河集团全资捐建的甘肃文县深圳星河城关一小交付使用;同时,集团出资500万元捐建的河南兰考星河中学也正在设计筹划当中。
——……
举不胜举。
地产业的慈善水平也许很难评价,我们也姑且不去评价。但是“Just Do It!”的理念却会让星河集团沿着慈善事业的道路不断前行。
三、加入星河会:我们都是慈善大家族的一员
慈善行为尤其是高调的慈善行为到底是利他行为还是仅仅是做秀?或者两者的混搭?这一度是媒体讨论的焦点,但或许也是一个无解的命题。人们似乎要求做慈善的公司和个人不能获得任何的回报,我想这恐怕是我们对别人道德水准的苛求吧。我们设定一种情景:假如说巴菲特因为从事慈善而获得了更高的声誉、更多的尊重,是不是可以判定其行为的高尚性受到损害?答案是否定的。同理,对于星河集团,因为频频从事慈善活动而获得公众的关注,乃至公众喜欢这个品牌、选择这个品牌而导致其产品获得溢价公司获得更多利润并不应该受到谴责。
事实上,星河集团的品牌首先是建立在其产品之上的。在深圳,在星河集团的发源地,“星河”已经代表了“三高——高品质、高规划、高标准”。选择一套房子,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而选择星河,就代表选择了选择高质量的生活。其次,星河集团的品牌也是建立在其服务至上的。作为服务客户的主要载体,星河会已经走过五个年头,为客户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在这两者之上的慈善之举,让客户从内心来认同这个品牌,尊重这个品牌。购买星河产品,就是个人和家庭加入了慈善大家族。和星河集团一道,为慈善事业添砖加瓦。